耶穌的試煉、試探和考驗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彼得的試煉
2025年02月17日
走過試煉、試探和考驗
2025年02月20日
彼得的試煉
2025年02月17日
走過試煉、試探和考驗
2025年02月20日

耶穌的試煉、試探和考驗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的第十篇。

關於基督大祭司職分的榮耀真理不僅在於祂「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來二17 ),也在於「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四15)。我們需要仔細思想這一真理。一方面,耶穌凡事與我們一樣;另一方面,耶穌又與我們的不同,祂始終沒有罪。因此我們必須仔細思想耶穌所面對的試探。我們絕不能弱化祂的試探,但也不應該總結認為耶穌受試探在每一方面都和我們完全一樣。

首先,耶穌真實地忍受了試探。對此不僅希伯來書有非常清楚的描述,福音書也是:耶穌被魔鬼試探了四十天(太四1-2;可一13;路四2)。雖然希臘文中的「試探」也有「測試」的意思,但涉及罪的時候最好翻譯為「試探」。此外,希伯來書清楚地表明耶穌的試探與受苦有關(來二18 )。耶穌不僅在傳道事工的一開始就受到試探,有些人認為耶穌在傳道事工結束時也曾三次受試探,要祂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太二十七39-44 )。但耶穌堅韌無我地順服並完成祂的使命,直到最後。

其次,耶穌像我們一樣受試探是必須的,經過受苦祂才能成為完美的大祭司(來二10 )。這種需要達到完美的需求不是指聖子在道德方面不能有任何瑕疵,而是指道成肉身的聖子需要在祂作為人類祭司的角色上達到完全的地步。同樣這也強調了聖子是真正的人的重要性,祂要與祂來拯救的人認同(11節)。永恆的聖子成為了真正的人,透過得勝掌握死亡權勢的魔鬼得以解決人類罪的問題。這就是耶穌透過受苦、甚至是死亡所做的事(14-17節)。耶穌在榮耀的復活中勝過了死亡的權勢,成為了我們的元帥(10節)。耶穌透過順服,受苦,死亡和復活,實現了神起初賜給亞當的尊嚴,實現了造人類的目標。既然祂自己經過試探過,受了苦,就能幫助那些被試探的人(18節)。

耶穌透過受苦和死亡而得勝這個充滿榮耀的真理令人驚奇,因為受苦的那一位是神的聖子。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這本是合宜的(10節)。耶穌雖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會了順從(五8)。耶穌本身雖然無罪,但祂必須依據祂的人性替我們贖罪,承受我們罪的刑罰。承受這個刑罰需要受苦。然而苦難並非這位榮耀的聖子的結局,因為祂的完全包括祂的復活和榮耀,祂既有不能毀壞的生命的大能,就作為一位忠誠的大祭司直到永遠(五9-10;七16-17,20-28)。

第三,耶穌勝過試探不僅對確保我們得救來說至關重要,而且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堅韌愛神的榜樣。耶穌既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我們的榜樣(見彼前二21-24 )。祂期盼十字架另一邊的復活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十二2 )。這激勵我們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1節)。

第四,我們也需要關注耶穌受試探與我們受試探之間的差異。自亞當以來,所有自然出生的人都帶有罪性,並傾向於犯罪,但耶穌是沒有罪性的。此外,耶穌的人性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存在於道成肉身之中的,聖子神性的位格是行動的主體。這些神學真理都在強調,儘管在試探和苦難的主題上耶穌與祂的百姓之間有很強的關聯,但兩者之間仍然存在一些關鍵性的差異。我們是墮落的人,不僅外在面臨著試探,我們的內在也是如此;耶穌雖然面臨外在的、真實的試探,但祂的內心從未被罪所吸引。祂人性的意志總是完全順服於神性的意志。
希伯來書對耶穌祭司身份的教導充滿了令人感到安慰的好消息。耶穌不僅了解人的軟弱,祂也面對(並勝過)了苦難和試探。作為神的兒子,耶穌具有真正的人性,祂實現了我們無法做到的順服,並將我們無法賺得的勝利賜給我們。這位耶穌是「聖潔的、無邪惡的、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七26)。祂進入了殿的幔內,成為我們靈魂堅固牢靠的錨,並在那裡成了我們永遠的大祭司(六19-20)。

本文選自《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合集。

Brandon D. Crowe
Brandon D. Crowe
Brandon D. Crowe博士是威斯敏斯特神學院費城校區的新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他也著有包括《最後的亞當,每一天都重要:聖經視角看待多產》(The Last Adam and Every Day Matter: A Biblical Approach to Productivity)在內的幾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