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至今仍然很重要 - 林格尼尔福音事工
真正的改革
2022年11月28日
新教信经和信条
2022年12月07日
真正的改革
2022年11月28日
新教信经和信条
2022年12月07日

宗教改革至今仍然很重要

编者注:独立文章系列的第十二篇。

2016年10月31日,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宣布,在宗教改革运动五百年之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如今〝有机会弥补教会历史上的危机时刻,摆脱那些曾经阻碍我们相互理解的争议和分歧,向前迈进〞。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说,宗教改革只是过去一场为了琐事而产生的、不幸且不必要的争论,非常的孩子气,如今我们都已经成熟了,就可以将它抛诸脑后了。

不过马丁‧路德可不是这么想的,当他重新发现〝因信称义〞的教义时,他感到非常释放和喜悦,他写道:〝我感觉我真正地重生了,迈进敞开的大门进入了天堂〞。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也不是这么想的,他发现宗教改革是一个〝令人快乐、幸福和喜悦的消息〞,使他〝唱歌跳舞、欢呼雀跃〞。毕尔尼(Thomas Bilney)也不是这么想的,他发现宗教改革给了他〝一种奇妙的安慰和宁静,以至于我伤痕累累的骨头都欢呼雀跃了〞。显然,初代改教家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挑起少年人的打斗,在他们看来,他们发现了大喜的讯息。

1517 年的好消息

在十六世纪初,欧洲没有一本可以让人读到历时千年之久的圣经。因此,毕尔尼从未读过这句话:〝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人们没有上帝的话语,只能认为上帝赋予人们能力自己赚取救恩,正如当时的一位教师常常喜欢说的那样:〝上帝不会拒绝向那些尽力而为的人施予恩典〞。然而,这本该振奋人心的话,却让深信之人感到极其酸楚:你怎么能确定自己真的尽力了?你怎么能知道自己就是配得承受救恩的义人?

马丁‧路德就尝试过。他曾写道:〝我是一个虔诚的修士,严格地遵守修会的规条。我敢说,假如一个修士可以通过修行进入天堂,那么我就应该在天堂了。〞然而,他发现:

〝我的良心无法给我确据,并且在不断地自我怀疑,控告我说:‵你做得不对,你忏悔得还不够,你认罪的时候还漏了这个、那个罪。〞我每天越是试图以人的传统来挽救一颗充满怀疑、软弱和忧虑的良心,我会发现这颗良心日益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更加软弱和忧虑。〞

根据罗马天主教的教导,路德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进天堂是非常正确的。一个人确信自己能进天堂是错误的假设,同时,这也是1431年圣女贞德案中对她的指控之一。当时,审判官宣告:

〝这个女人有罪,因为她有把握说自己能进入天堂,彷佛她已经有份于……天上的荣耀了。然而在天路历程中,没有一位朝圣者知道自己是配得荣耀还是配得刑罚,只有至高无上的审判官才能分辨。〞

这种判断按着系统逻辑的标准来说完全合理:如果我们能进天堂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配得(借着上帝扶持的恩典使我们配得),那么当然没有人可以确定自己是否有资格进入天堂。进一步推论就可以说,只有确信自己无罪,才能确信自己会进天堂。

这也是为什么学生时代的马丁·路德遭遇了几乎被雷雨中的闪电击中的可怕经历,便害怕得尖叫。他害怕会死,如果他不认识基督和恩典的救赎、不了解唯独因信称义的含意,就没有进天堂的盼望。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在圣经中重新发现〝唯独因信称义〞时,感觉就像进入了天堂敞开的大门。这意味着他不再有焦虑和恐惧。故此,他能写下这样的话:

〝当魔鬼将我们的罪抛在我们面前,宣告我们配得死亡和地狱时,我们应该如此说:‵我承认我配得死亡和地狱。那又如何?这是否意味着我将被判处永恒的刑罚?断乎不是!因为我知道有一位替我受苦,祂满足了上帝的公义,祂的名字叫耶稣基督,祂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在哪里,我也会在那里。′〞

这就是为什么宗教改革使人们对听道和读经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人们能够阅读上帝的话语并从中看到好消息:上帝拯救罪人,不是基于他们悔改的程度,而是完全基于祂自己的恩典,如同地中海的阳光照亮了充满宗教黑暗的世界。

2017 年仍有好消息

在过去的五百年里,宗教改革的洞见及菁华丝毫没有被人忘却。对同一个关键问题的答案会带来天差地别的结局,令人绝望或让人觉得幸福。我死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我如何知道?称义指的是上帝赐给人公义的地位(正如改教家的立场),还是变得更加圣洁的过程(正如罗马天主教的观点)?我能相信自己唯独依靠基督得救吗?还是我的救赎也取决于自己在追求圣洁时的努力和成果?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使人们误以为宗教改革是我们可以抛在脑后的一段历史的,是他们认为宗教改革只不过是针对当时一些问题的回应。但越是仔细省察,就越能清楚地认识到:宗教改革主要不是一场脱离罗马天主教及其腐败的消极的运动;而是一场归向福音的积极的运动。这正是宗教改革长久有效直到今日的原因。假如宗教改革仅仅是对五百年前历史形势的回应,那么人们确实会认为改革应该结束了。但作为一个越来越接近福音的运动,宗教改革不会结束。

另一种反对理由是,当今流行的〝正面思考〞和〝看重自尊〞的文化已经抹去了〝罪人需要被称为义〞的所有感知。如今,没有什么人会身穿粗布、在严寒中整夜祷告以获取上帝的喜悦。总而言之,路德在神圣审判官面前被罪疚感长久折磨的问题,被认为是十六世纪、早已过去了的议题,因此,对于我们今天而言,路德唯独因信称义的观点也被视作不必要、可丢弃的解决办法了。

但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德的解决办法才会被认为是令人高兴并与所有人切身相关的消息。一旦抛弃了我们在上帝面前可能有罪,因此需要祂称我们为义这样的观念之后,我们的文化便以更微妙的方式屈服于罪疚这个老问题,并且没有答案。今天,我们都在饱受这种信息的狂轰滥炸:我们自己变得更有吸引力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爱。这种想法可能与上帝无关,而且依旧是一种靠行为的宗教,并且这种想法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宗教改革是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路德的话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璀璨阳光,划破了沉重的阴霾:

〝上帝的爱不是寻找,而是创造,这就是祂所喜悦的……上帝的爱并不寻求自己的益处,而是涌流出来,赠予人恩惠。因此,罪人是先被爱然后有吸引力,而不是因为有吸引力才被爱。〞

时机再次成熟

五百年过去了,罗马天主教会仍未改革。尽管许多新教徒和罗马天主教徒都使用了温和的、合一性的表达,但罗马天主教会依旧拒绝相信因信称义。他们之所以可以拒绝是因为他们不认为圣经是教皇、议会及教义必须臣服的最高权柄。由于天主教贬低圣经权威,也不鼓励人研读圣经,数百万可怜的罗马天主教徒仍然被蒙蔽、看不到圣道的光芒。

在罗马天主教以外,〝唯独因信称义〞因被人们视为无关紧要、固执己见或令人困惑的教义,人们常常对此三缄其口。对使徒保罗的称义观兴起了一些新的看法,特别倾向于将人从需要归信这个重点上转离,这和保罗新观的其他观点一样混淆视听,这就使得我们更加不能放弃或者妥协路德所说的立场。

现在不再是沉默不语的时候了,我们当宣扬称义的教义、宣讲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唯独因信称义不是历史书上的遗物;直到今天它依旧是真正使我们得自由的唯一信息,这信息大有能力,促进人类的发展与繁荣;这信息也给我们确据,使我们相信自己能够站在圣洁的上帝面前,并将那些试图收买上帝的罪人,转变成为爱慕和敬畏上帝的圣人。

今天就是传播这大好消息的机会!五百年前,古腾堡最新发明的印刷机让福音的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使丁道尔翻译的圣经和路德的小册子能数以千计地印发出去。今天,数位科技给了我们又一个古腾堡般的机遇,同样的信息现在可以以路德无法想象的速度传播。

现在的需求和机遇都和五百年前一样多—事实上,我们的需要和机遇更多。因此,让我们从改教家的忠心中获取勇气,高举同一个奇妙的福音信息,这福音从未失去它的荣耀,其大能依旧能够驱散我们现今的黑暗。

本文原刊于《独立文章》

Michael Reeves
Michael Reeves
迈克尔‧里弗斯博士是英国Union School of Theology神学院的院长和神学教授。他也是European Theologians Network的负责人。他着有几本书,包括Rejoicing in Christ、Rejoice and Tremble和Delighting in the Trinity。他是林格尼尔教学系列The English Reformation and the Puritans and Reformation Truths的特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