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认信的教会
2022年08月26日认信与教会领袖
2022年09月02日认信与敬拜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认信的教会系列的第四篇。
我儿时的回忆主要围绕着和家人一起参加主日敬拜。我们所参与的改革宗长老教会的敬拜元素主要由解经式讲道、赞美诗、祷告以及教会历史上认信的信经和信条构成。我们常常宣读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或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和海德堡要理问答中一些特定的教义性的陈述。我们的牧师会在他们的讲道中引述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一些教义性陈述。尽管那时候的我尚未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些历史性的教义准则确实从我年幼的时候起就开始在我心里形塑圣经教义,敬拜规范和基督徒生活。十几年前,我有幸建立了一间改革宗长老教会,我满腔热情地将许多历史性的信条和认信纳入崇拜仪式中,以此来实现保存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以及敬拜上帝的教导目标。
在阐明〝那一次交付给圣徒〞的信仰时,历史性的教义准则帮助我们在正统信仰和错误的教导之间画上鲜明的分割线。
巴刻在他1973年的文章〝为了明日教会的认信〞(Towards a Confession for Tomorrow’s Church)中坚称,历史性的信经和认信帮助教会履行四项原则性的责任:颂赞性(doxological)、说明性(declarative)、教导性(didactic)和纪律性(disciplinary)任务。据此,教会应当在敬拜中(颂赞性)、见证中(说明性)、教导中(教导性)和保护中(纪律性)充分利用历史性的教义陈述。巴刻更进一步定义了信仰准则在每一项任务中如何具体地发挥其功用:
教会的颂赞性功用是借着展现神爱的大工,并明文承诺尽当尽的责任作为回应,以此来荣耀神;教会的说明性功用是宣讲信仰社群所信奉的内容,以此来显明宣信的社群是属基督的教会,是世界范围内基督教信仰的共同体;教会的教导性功能指导会众建立根基;教会的纪律性功用为每一位认信的基督徒划定信仰界限建立根基,以多样的教义性的限制或指导因应地影响教会内外的人。
其中颂赞性的责任范围是最广泛的,因为敬拜包含了说明性、教导性和纪律性责任。历史性信经和信条旨在以宣讲圣经的核心真理招聚信徒。信经与信条的教导性任务在于提供精炼的教义规范,以帮助牧师正确地教导和宣讲圣经中上帝全备的旨意;信经与信条也有纪律性的指导作用,为教会领袖和会友提供教义性的标准,以便他们据此对彼此负责。信经与信条清晰的教义性定义像护栏一样确保牧者在敬拜上帝这个背景之下进行宣讲和教导,正如巴刻的解释:
如果没有经过授权的教义规范(长老会在历史上对信经与信条的称呼),那么教会在保持其〝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这个特征上明显是没有优势的。当然,人所编写的信仰准则固然是不完全的、也不具有最终的决定性,然而这些准则本身也是真实可信的,对于避免人误入歧途、帮助每一代人尽可能清楚地知道基督教的真义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当基督徒公开地认信教会历来所相信的真理时,上帝就在分别教会与世界,也在分辨真教会与假教会。在阐明〝那一次交付给圣徒〞的信仰时,历史性的教义准则帮助我们在正统信仰和错误的教导之间画上鲜明的分割线。
最终,历史性的教义规范借着保持信徒的心专注于三一真神是信徒敬拜对象的这个核心真理,以此支持教会颂赞性的责任。信徒在三位一体论和基督论的陈述中彼此联合。教会历史上的信条和认信的鲜明特色是以神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此外,十七世纪改革宗的认信和要理问答详细地解释了根据圣经敬拜上帝的含义。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有一整章专门教导主日敬拜这个主题(二十一条),大要理问答在前四诫的解释中详细说明了合乎圣经的敬拜(大要理问答105,108-110,117)意味着什么。
正确敬拜上帝根植于永不过时的圣经真理,因此教会应当热切地支持并使用教会历史上长久以来符合圣经真理的信仰规范。这样有助于教会维护基督教真理和正确的敬拜上帝的方式,抵挡一切的歪曲和反对的作法。
本文原刊于《桌边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