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信與敬拜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歷史上認信的教會
2022年08月26日
認信與教會領袖
2022年09月02日
歷史上認信的教會
2022年08月26日
認信與教會領袖
2022年09月02日

認信與敬拜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認信的教會系列的第四篇。

我兒時的回憶主要圍繞著和家人一起參加主日敬拜。我們所參與的改革宗長老教會的敬拜元素主要由解經式講道、讚美詩、禱告以及教會歷史上認信的信經和信條構成。我們常常宣讀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或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和海德堡要理問答中一些特定的教義性的陳述。我們的牧師會在他們的講道中引述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的一些教義性陳述。儘管那時候的我尚未意識到這一點,但這些歷史性的教義準則確實從我年幼的時候起就開始在我心裡形塑聖經教義,敬拜規範和基督徒生活。十幾年前,我有幸建立了一間改革宗長老教會,我滿腔熱情地將許多歷史性的信條和認信納入崇拜儀式中,以此來實現保存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以及敬拜上帝的教導目標。

在闡明「那一次交付給聖徒」的信仰時,歷史性的教義準則幫助我們在正統信仰和錯誤的教導之間畫上鮮明的分割線。

巴刻在他1973年的文章「為了明日教會的認信」(Towards a Confession for Tomorrow’s Church)中堅稱,歷史性的信經和認信幫助教會履行四項原則性的責任:頌讚性(doxological)、說明性(declarative)、教導性(didactic)和紀律性(disciplinary)任務。據此,教會應當在敬拜中(頌讚性)、見證中(說明性)、教導中(教導性)和保護中(紀律性)充分利用歷史性的教義陳述。巴刻更進一步定義了信仰準則在每一項任務中如何具體地發揮其功用:

教會的頌讚性功用是藉著展現神愛的大工,並明文承諾盡當盡的責任作為回應,以此來榮耀神;教會的說明性功用是宣講信仰社群所信奉的內容,以此來顯明宣信的社群是屬基督的教會,是世界範圍內基督教信仰的共同體;教會的教導性功能指導會眾建立根基;教會的紀律性功用為每一位認信的基督徒劃定信仰界限建立根基,以多樣的教義性的限制或指導因應地影響教會內外的人。

其中頌讚性的責任範圍是最廣泛的,因為敬拜包含了說明性、教導性和紀律性責任。歷史性信經和信條旨在以宣講聖經的核心真理招聚信徒。信經與信條的教導性任務在於提供精煉的教義規範,以幫助牧師正確地教導和宣講聖經中上帝全備的旨意;信經與信條也有紀律性的指導作用,為教會領袖和會友提供教義性的標準,以便他們據此對彼此負責。信經與信條清晰的教義性定義像護欄一樣確保牧者在敬拜上帝這個背景之下進行宣講和教導,正如巴刻的解釋:

如果沒有經過授權的教義規範(長老會在歷史上對信經與信條的稱呼),那麼教會在保持其「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這個特徵上明顯是沒有優勢的。當然,人所編寫的信仰準則固然是不完全的、也不具有最終的決定性,然而這些準則本身也是真實可信的,對於避免人誤入歧途、幫助每一代人盡可能清楚地知道基督教的真義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當基督徒公開地認信教會歷來所相信的真理時,上帝就在分別教會與世界,也在分辨真教會與假教會。在闡明「那一次交付給聖徒」的信仰時,歷史性的教義準則幫助我們在正統信仰和錯誤的教導之間畫上鮮明的分割線。

最終,歷史性的教義規範藉著保持信徒的心專注於三一真神是信徒敬拜對象的這個核心真理,以此支持教會頌讚性的責任。信徒在三位一體論和基督論的陳述中彼此聯合。教會歷史上的信條和認信的鮮明特色是以神為中心、以基督為中心。此外,十七世紀改革宗的認信和要理問答詳細地解釋了根據聖經敬拜上帝的含義。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有一整章專門教導主日敬拜這個主題(二十一條),大要理問答在前四誡的解釋中詳細說明了合乎聖經的敬拜(大要理問答105,108-110,117)意味著什麼。

正確敬拜上帝根植於永不過時的聖經真理,因此教會應當熱切地支持並使用教會歷史上長久以來符合聖經真理的信仰規範。這樣有助於教會維護基督教真理和正確的敬拜上帝的方式,抵擋一切的歪曲和反對的作法。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

Nick Batzig
Nick Batzig
尼古拉斯‧巴齊格牧師(@Nick_Batzig)是南卡羅來納州查理頓Church Creek 美洲長老教會的資深牧師,也是林格尼爾福音事工的副主編。他在Feeding on Christ上發表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