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2021年05月24日尋找真理
2021年05月31日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詩篇二十三篇 系列的第十一章。
大衛的詩篇充滿了對於來到上帝面前、住在上帝殿內的渴望。在詩篇二十六8,大衛宣告說:「耶和華啊,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在下一篇中,大衛說這種渴望是他心靈的唯一動力,他說:「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二十七4)。」可拉的後裔寫的的詩篇,也熱切地表達了同樣的渴望:「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上帝呼籲。」並宣告說:「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詩八十四1-2、4)!」這樣渴望在上帝的殿中與上帝同在的生命,促成了最著名且最受人喜愛的詩篇結尾:「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二十三6)。」
罪人透過耶穌基督的代贖,並藉著聖靈與耶穌基督聯合,就可以成為上帝家中的兒女。
大衛的渴望遠非空洞的情感,而是由堅固的神學所激發的;他了解上帝的性情,以及上帝對祂百姓的計畫和應許。事實上,這種與上帝同住的渴望是由上帝自己啟示的。在上帝帶領以色列人穿過紅海之後,摩西便帶百姓唱了一首由上帝默示的歌,這歌教導百姓說耶和華憑祂的慈愛帶領祂所救贖的百姓,引他們到祂的「聖所」,「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出十五13、17)。以色列人得到了救贖,得以與上帝同住。令人驚奇的是,大衛明白,與主自己的熱心相比,他對於與上帝同住的渴望是微不足道的,因為這位行奇妙大事的主說:「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二十五8)。」當以色列朝聖者前往耶路撒冷參加一年一度的節期時,錫安山上的所羅門聖殿就象徵著上帝最終的目的,也就是祂要與祂的百姓同住。在通往聖殿入口前的院子裡,立有一座氣勢宏偉、血跡斑斑的祭壇;這樣的設計,對於這個神學觀念而言,有著深刻的意義。
在詩篇二十三篇中,大衛從兩個方面闡述了與上帝同住的渴望。首先,上帝的殿被描寫為祂百姓的旅程終點。大衛利用出埃及本身的牧羊畫面,將耶和華描繪成他一生的牧者。接著,這個畫面轉變成了宴席的畫面:當這個描述來到最高峰時,畫面中的牧羊人就變成了宴席上的主人。大衛原本是在描述一頭由牧者帶領的羊,後來轉變成描述一位受宴席主人尊榮的客人;而耐人尋味的是,這樣的轉變就發生在「行過死蔭的幽谷(4節)」的時候。那麼這樣說來,對大衛而言,在上帝的殿中與上帝同住的渴望是一種未來的事實,是一種末世論。大衛確信自己的渴望是會得到滿足的,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個牧羊人,他明白羊群並不需要靠自己抵達目的地,畢竟羊群那麼容易受驚嚇,既沒有智慧又任性倔強。對羊群的引導、照顧和保護,以及確保牠們安抵目的地,都是牧羊人的責任。
其次,上帝的殿被描述為永恆榮耀的起點。上帝殿裡的歡喜快樂,誠然可以在今生被嘗到,而上帝的百姓在安息日的敬拜中尤其能夠體驗到這點。此外,在以色列人的旅途中,主確實曾在曠野鋪設宴席,不過,這些事雖然是福分,卻只是預示著上帝在榮耀、新造的「殿」中為祂的百姓所預備的宴席。用油膏頭和使福杯滿溢,是象徵性質的描述,意在描寫奢華的款待(5節)。上帝在這裡被描繪成一個古老的近東主人,慷慨地用奢華且豐盛之物來尊榮和滿足他的客人。在聖經的其他地方,大衛詳細說明說上帝的子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詩三十六8)。」大衛在這裡用的「樂」一詞,是由「伊甸園」一詞的字根發展而來的;伊甸園是上帝的樂園,人類曾經在那裡享受過與上帝團契相交的喜悅。我們今生旅程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開始與上帝和祂的百姓在那比伊甸園還更榮耀的樂園中過著極其喜樂的生活。
然而,即使是「尊貴的客人」這樣的描述也無法完全傳達大衛心中的的盼望。這樣奢華的款待,是傾注在兒女身上的。罪人透過耶穌基督的代贖,並藉著聖靈與耶穌基督聯合,就可以成為上帝家中的兒女,從上帝而生(約一12-13;弗二19)。就像歸來的浪子被氣喘吁吁的父親抱在懷裡一樣,我們今生旅程的結束和永恆的開始,其實就是一趟回家的旅程。在上帝全部的孩子回家之前,就連上帝的殿也是有所缺乏的呢。在為羊捨命的那位好牧人─主耶穌基督的帶領下,上帝的百姓必然會帶著稱謝進入祂的門,帶著讚美進入祂的院(約十1-18;見詩一百)。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