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的考驗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大衛的考驗
2025年02月07日
但以理和他朋友們的考驗
2025年02月13日
大衛的考驗
2025年02月07日
但以理和他朋友們的考驗
2025年02月13日

約拿的考驗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的第七篇。

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城市:有亞伯拉罕的出生地吾珥,吾珥可能是史上第一個人口數量達到十萬的城市;有巴比倫及其壯麗的空中花園;還有宏偉的羅馬,其帶給後世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今天有像倫敦、洛杉磯、東京和紐約這樣的城市。長久以來城市一直是文明的中心。歷史上的尼尼微也是這樣的一座城。

尼尼微是一座大城(拿一2)。它之所以宏偉是因它是亞述的首都。那是一座極大的城(三3),遠近馳名,其人口數量可能高達十三萬。尼尼微很強大,也充滿了邪惡。它是當代的高譚市。作為亞述的首都,它代表著亞述人的一切,包括他們的冷血無情。

如果是在今天,亞述會被視為恐怖主義國家。它對它的鄰國來說是一種瘟疫般的存在。亞述人為自己賺得了殘忍和野蠻的名聲,並且不斷地培養這種名聲。他們以極度殘忍的方式對待敵人,將俘虜刺在柱子上,並且大規模地毀滅敵人的人口。包括以色列人在內沒有人喜歡他們,尤其是約拿。

因此當神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傳講信心和悔改的信息時,約拿的猶豫不決就很容易理解了。然而,約拿的抵抗非但不是義行的象徵,更是一種反叛的表現。約拿認為神對尼尼微人的愛和憐憫是錯的。尼尼微人是敵人,他們理當承受神的憤怒。約拿的考驗就是要記住神的愛是特別給祂的仇敵的。這也是對所有神的子民的考驗。

基督徒的試探之一就是忘記我們並非一直都是現在的樣子:我們並非一直都是神的子民;我們並非一直都是被祂所愛的、被祂所接納的。我們也曾是祂的仇敵(羅五10 ),曾是被罪所捆綁、曾是悖逆的,我們也曾在神公義的定罪之下(弗二1-3)。使徒保羅就從未忘記這一點。

雖然他被呼召成為使徒,成為神恩典的僕人和器皿,但保羅從未忘記他曾經是什麼樣的人。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不配的(林前十五9 );他沒有忘記自己曾是悖逆的,不順服的,褻瀆神的。因為他曾是這樣的人,所以他意識到基督來是為了要愛他並救他(提前一13-16 )。神的恩典和愛透過耶穌基督改變了保羅,並成為神呼召他愛別人的動力(林前十五10)。然而約拿就不記得這一點。這對神的子民來說一直是一個試探。

約拿知道神有豐盛的憐憫。他知道神的愛是何等的豐富,神的恩典是何等的浩大(拿四2 )。他知道因為他經歷過,他的生命經歷讓他清楚這一點,這是他還活著的原因(二8-9),也是他去到尼尼微的原因。然而,知道神的恩典和愛並沒有激勵他以同樣的恩典和愛對待他人。約拿認為自己與尼尼微人不同。事實上,他對尼尼微人的審判證明他和尼尼微人並沒有什麼兩樣。

要愛那些不可愛的人首先要記住這一點:若非神的恩典,我也是如此。約拿認為他與尼尼微人完全不同,他認為他可以接受神的恩典,但尼尼微人不配。愛我們的敵人意味著我們要理解並承認我們和他們一樣,我們都不配得到神的愛。沒有人能夠賺得神的恩典。約拿忘記了這一點。你和我也常常忘記這一點。

對我們來說,愛那些神所愛的人是一種挑戰。我們要去愛基督來到世上為了要愛的那些人。耶穌愛那些不敬虔的,不聖潔的,不值得的,不可愛的人。換句話說,耶穌愛那些不愛祂的人,耶穌愛祂的仇敵。更準確地說,耶穌愛你和我。

愛仇敵的呼召不是叫你去愛那些在遠方的人,而是要去愛那些就在你身邊、主動找你麻煩、故意傷害你的人(太五43-44 )。尼尼微人指的不是遠在天邊的敵人,他們是難以相處的鄰舍,是不體貼的親家,是無禮且叛逆的兒女,是種族歧視的同學或同事,是政治立場與你對立的敵手。
約拿不想去愛他的敵人。好消息是,耶穌不是約拿;好消息是耶穌比約拿更大(太十二41 )。耶穌愛那些不值得愛的人(羅五6-11 )。基督在我們還作祂仇敵的時候就愛了我們,使我們與神和好,並把和好的道理託付給我們,我們是基督的使者,要勸告世人與神和好(林後五19)。願約拿和他的考驗時常提醒我們,不愛我們的仇敵是一個陷阱。也願我們常常感謝神,儘管耶穌的仇敵不愛祂,耶穌卻愛他們——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

本文選自《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合集。

Anthony Carter
Anthony Carter
安東尼‧卡特牧師是喬治亞州東點教會的牧師。他有許多著作,包括《逃離憐憫》(Running from Mer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