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
2025年03月20日
王国的君王与律法
2025年03月31日国度公民的品格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的第一篇。
马太在他的巨作福音书中,介绍耶稣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后裔,叙述了他神奇的童贞女受孕和诞生,并记述了他逃往埃及和返回拿撒勒的故事。在耶稣开始公开传道时,施洗约翰大声呼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 3:2 )。后来,当听说约翰被捕时,耶稣开始宣告相同的信息(马太福音 4:17 )。然而,约翰只是先驱,而耶稣是弥赛亚。随后,耶稣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周游四方,“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各样的疾病”(马太福音 4:23 )。
在这段序言之后,马太开启了福音书中耶稣五个主要教导部分中的第一个部分。数字五令人联想到摩西五经。同样,提到耶稣登山让人想起摩西登上西奈山接受律法。耶稣后来反复宣告,强调了这种与摩西的联系:“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马太福音 5:21-22、27-28、31-32、33-34、38-39、43-44 )。马太的信息很明确:耶稣是一个新的、更伟大的摩西,他权威地教导和运用上帝的律法(见马太福音7:28-29 )。
在马太福音的这篇就职演说中,在登山宝训的开始,耶稣向他的追随者们讲述了天国公民的品格。作为一名大师,他以令人难忘的八福的形式呈现了这些特征,每福都为拥有特定性格特征的人带来祝福,并附加了两个隐喻属性,即盐和光。因此,耶稣通过提出继承和居住在上帝永恒王国的人的十个特征,呼应了摩西律法中的十词或十诫。值得注意的是,当“看见众人”时,耶稣向他的门徒说了一番话(马太福音 5:1-2 )。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 5:3 )
耶稣开始描绘他的天国公民的形象,这个公民也许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灵里贫乏。“有福”的人——即永远受到上帝的眷顾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灵里贫穷和需要帮助的人,就像耶稣在法利赛人和税吏的寓言中所说的那样。法利赛人自夸、傲慢,对自己所有的宗教成就感到自豪,而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路加福音 18:13 )。那些知道自己灵里贫乏的人敏锐地感觉到他们需要上帝并且依赖上帝。他们恳求怜悯,因为他们知道,凭借自己的功绩,他们永远无法站在公正、神圣的上帝面前。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 5:4 )
在下一个福音中,耶稣肯定了《传道书》中所阐述的一条《旧约》智慧之言:“往遭丧的家去,强似往宴乐的家去,因为丧亡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道书 7:2 )鉴于我们所有人终有一天都会死去,我们应该根据我们永恒的命运来生活。因此,“智慧人的心在遭丧的房屋中,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道书 7:4 ,NIV)不知悔改的追求快乐的人最终会否认永恒的现实,而明智的人则意识到自己的最终命运,为自己的罪孽和周围其他人的罪孽而哀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对上帝的反叛,他们将自己置于上帝的怜悯之中并将得到安慰和宽恕。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 5:5 )
在我们这个自我吹捧盛行、社交媒体技巧受到推崇、顺从他人被视为软弱的时代,温柔是一种罕见的品质。传统观点认为,如果你不坚持自己的主张,你就会受到践踏。另一方面,耶稣“心里柔和谦卑”(马太福音 11:29 )。他会向温顺的人显现,但会对抗傲慢和自负的人。他会让疲惫的人得到休息,而骄傲的人则只能自己承担沉重的负担。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耶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如果没有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我们什么都不是。因此,聪明的人会温柔而谦卑地向他们的主寻求他的怜悯、恩典和供给。他们躲在他的翅膀阴下,寻求他的保护,坚信温柔的人,而不是自信和自我吹嘘的人,将继承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马太福音 5:6 )
上帝的王国——他统治的领域——是正义统治的地方,因为上帝本身在其无可挑剔的品格中是完美正义的。这样,那些“饥渴慕义”的人就会得到满足。后来,耶稣告诉他的追随者,除非他们的义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否则他们绝不能进入天国(马太福音 5:20 )。就他们而言,他们应该“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一切东西”——食物、衣服、住所——都会加给他们(6:33)。你和我是否真正追求正义并珍视正直?或者我们渴望得到优待,并找到微妙的方式来控制和操纵他人,而理想情况下对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耶稣再次切中问题的核心,呼吁人们拥有一颗喜爱正义的心。当然,如果没有基督,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尽管基督“不知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哥林多后书 5:21 ),但神“替我们……使……成为罪”。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马太福音 5:7 )
怜悯人的人知道自己需要怜悯,并且在基督里得到了怜悯(罗马书 12:1 )。作为怜悯的接受者,他也向他人施以怜悯,以仁慈和温柔的同情对待他们。这样,仁慈就平衡了正义。怜悯可能会被视为软弱,但事实上,那些施予怜悯的人是出于内心的力量,他们知道他们在上帝的爱中是安全的,并确保他们在基督里得到接受和恩宠。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无力,因此对他人很敏感。耶稣树立了榜样,符合以赛亚的弥赛亚预言:“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马太福音 12:20 ;见以赛亚书 42:3 )耶稣以温柔、关爱和同情对待人们。同样,上帝王国的子民不会自夸和傲慢,而是谦卑和善良。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 5:8 )
谁能声称自己心地纯洁?就像法利赛人一样,我们的内心都是肮脏的。所以耶稣对他们的劝告也适用于我们所有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马太福音 23:26 )。然而,这种净化只能由圣灵来完成。再者,这种思想在《圣经》中并不是全新的。我们已经在大卫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犯下滔天罪行后祈祷道:“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篇 51:7,10 )大卫已经了解到罪会使人与上帝隔绝,因此恳求道:“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诗篇 51:11 )。虽然上帝今天永远不会从真正的信徒身上收回他的灵,但我们仍然必须在圣灵的帮助下洁净自己,以便我们变得内心纯洁,这样有一天我们才能见到上帝(哥林多后书 7:1 ;约翰一书 3:2 )。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马太福音 5:9 )
人人都希望和平,但和平缔造者在哪里呢?“使人和睦”这个词在新约中只使用过一次;而动词形式“缔造和平”只在使徒保罗的一封书信中使用过一次:“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喜欢住在基督里面。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歌罗西书 1:19-20 )。这表明耶稣是最终的和平使者,通过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他使我们与上帝和好。既然我们与上帝和平相处,我们就被召唤去创造和平,并且像上帝之子一样,我们将被称为“上帝之子”。耶稣在这里宣告的祝福不仅仅是针对那些珍视和平的人;它也适用于那些积极追求与上帝和他人和平相处的人。这样的和平缔造者渴望在冲突中实现和解与关系和平,寻求抚慰而不是激化,平息而不是加剧。“性情暴躁的人挑起争端,忍怒的人止息争端。”(箴言 15:18 )因此,信徒应当“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 )。这样,这些上帝的儿子就体现出了天父上帝,他通过他爱子在十字架上流的血积极致力于建立和平。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 5:10 )
再一次,耶稣在这里的话是违反直觉的。任何心智健全的人在遭受迫害时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但在这里,耶稣祝福那些因正义而受到迫害的人。虽然到目前为止,八福都是以第三人称讲述的,但此时耶稣直接转向他的追随者,并补充道:“人若因我辱骂你们,迫害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你们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马太福音 5:11-12 )通过遭受憎恨和辱骂,耶稣的追随者们进入了遭受过类似迫害和虐待的旧约先知的高贵血统。他们可能会遭受世俗的损失,但他们将获得巨大的天堂奖赏。
“你们是世上的盐。”(马太福音 5:13 )
与此同时,耶稣用两个不同的比喻——盐和光——为仍然在这个世界上的追随者提供指导。关于盐,耶稣解释说:“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没有用处,只好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马太福音5:13 )如果耶稣的追随者与周围的世界没有区别,那他们还有什么好处呢?就像盐给饭菜调味一样,信徒的职责是提供风味,甚至在腐败的文化中充当防腐剂。相反,耶稣用严肃的语气解释说,盐一旦失去了味道,就变得完全无用了。因此,我们不要做无用的基督徒。
“你们是世上的光。”(马太福音 5:14 )
最后,耶稣将信徒比喻为光。在其他地方,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 8:12;9:5 ),但在这里他告诉他的追随者,“你们是世界的光”。这并不矛盾。相反,基督的门徒被召唤来作为世界的光,因为作为光的信徒,他们自己已经成为“光明之子”(约翰福音 12:36 )。耶稣延伸了光的比喻,详细阐述道:
“山上的城是无法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 5:14-16 )
虽然我们不是因善行而得救,但我们得救是为了善行,因善行荣耀我们的天父。
在登山宝训一开始,耶稣就为他的追随者列举了标志着他门徒的一系列华丽品质:心灵贫穷、为罪哀恸、温柔、渴慕公义、怜悯、清心、使人和睦,以及为义受逼迫。这一系列特征与世俗的价值观有显著不同,世俗的价值观包括骄傲自大、为快乐而活、咄咄逼人的自我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进步、严厉粗鲁、道德堕落和衰落、好斗以及高度敏感的警惕性,以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此外,基督的门徒应该为文化增添色彩,并像上帝的光芒一样在世界上闪耀。通过效仿这十个特征,在内在圣灵的帮助下,耶稣的追随者将证明自己是上帝王国的公民,现在就成为,永远成为。
本文选自《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