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自己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專注於天上的事
2021年03月30日
作門徒的命令
2021年04月01日
專注於天上的事
2021年03月30日
作門徒的命令
2021年04月01日

想想你自己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爭論系列的第十章。

 

爭論(controversy)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上帝的真理存在於充滿謊言的世界裡。爭論是墮落世界中的罪人所面臨的困境;他們原本是上帝創造要來認識真理、愛真理、傳揚真理的。我們在天堂的這一邊是無法逃避爭論的,也不應該尋求逃避。身為基督徒,上帝已經把我們從黑暗中拯救了出來,使我們能夠站在祂奇妙的光中。祂呼召我們到黑暗裡去作光、照亮世界,反射出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榮光。而當光在黑暗中照耀的時候,爭論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們在基督裡,真理已經使我們獲得自由了,因此,我們被要求辨別真理與錯誤,辨別真理與半真理。雖然,要在這黑暗的世界裡站在真理的立場上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當我們在祂話語的光中行走時,我們就會得到聖靈的幫助,分辨出光明和黑暗。當我們試圖在基督的教會中分辨真理和錯誤時,困難就來了。此外,當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從教會裡的錯誤中分辨出真理時,我們又該如何在基督的肢體中揭露這個錯誤並宣揚真理呢?這非常有挑戰性,尤其是考慮到上帝一方面呼召我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另一方面又呼召我們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

那麼,我們如何在爭取教會的和平與合一的同時,也為唯一、真實的信仰爭辯呢?乍看之下,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兩個命令是相互牴觸的。然而,上帝呼召我們為純正的真理而戰,也呼召我們為和平與合一努力,這兩個命令從根本上來說是交織在一起的。如果我們要明白我們應該如何參與爭辯,我們必須先明白這兩者並不是互相衝突的,而是必然的,是互補的。

教會中的和平與合一,並不是真理存在之下的例外,而是真理存在的結果。因此,我們懇切地為著那唯一、真實的信仰的純正性而爭辯,以維護基督那唯一、真實的新婦的真合一,為的是基督的榮耀。犧牲純正而換來的合一,會產生無法無天的狀態。沒有純正的真理,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與合一。

如果我們關心基督的榮耀,我們就會關心祂教會的和平與合一,也會關心教會的純正性。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對任何所有的爭論感到滿意(complacent),那雖然有可能表示說我們對真理本身感到滿意;然而,如果我們完全參與了存在教會中的每一個明顯的爭論,那其實也可能意味著說我們沒有問自己正確的問題,沒有搞清楚我們應當參與哪些爭論,更沒有搞清楚我們應當以什麼方式去參與、該參與到什麼程度。

約翰牛頓在他的信《爭論》中警告說,在我們參與任何形式的爭論之前,我們必須先想想自己。他問道:

如果人贏得了辯論,叫對手啞口無言,卻同時喪失了溫柔謙卑的心(這是主所喜悅的心,並應許要與這樣的人同住),這又有什麼益處呢?

牛頓在十八世紀寫下了這段話,而這段話在今天和當時都同樣貼切,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不斷出現的新興媒體,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它們來更容易、更公開地參與爭論。然而,媒體不是問題,爭論也不是問題。我們才是問題 ─ 我們如何參與爭論,如何利用新的和舊的媒體,這才是問題。

有鑑於這一點,我們要在參與爭論之前(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書中)盡力正確地審視自己。在這方面,我提供十個我們可以問自己的問題,以幫助我們確定是否、何時以及如何參與爭論,因為我們要為耶穌基督教會的和平、純正與合一而爭論。

  1. 我禱告了嗎?禱告是最容易做的事,也許也是最容易忘記做的事。在我們參與爭論之前,我們被呼召要謙卑地尋求主,為我們自己和與我們意見相左的人禱告。
  1. 我的動機是什麼?我們最好質疑自己的動機,而不是質疑別人的動機。當我們有時連自己的動機都不明白的時候,若還自以為能判斷別人的動機,那就太傲慢了。我們需要請求聖靈來鑒察我們的心,並揭示任何的邪惡。
  1. 我是否在努力造就別人?我們是為了爭論而努力贏得爭論,還是為了使與我們意見相左的人和我們的聽眾能夠更被上帝的話語改變,以榮耀上帝?我們的目標是為了炫耀我們的聰明,還是為了將別人指向上帝和祂的話語?
  1. 我是否已經尋求諮詢了?我們迫切地需要從基督裡的弟兄姐妹那裡尋求智慧,特別是那些年長、靈命成熟、更加溫柔、更有慈愛和智慧的男女。我們需要從我們的牧師和長老那裡尋求智慧,甚至從我們可能不認同(但比我們更有智慧)的弟兄姐妹那裡尋求智慧。
  1. 我是不是不情願吃虧?[參林前六7]當有人批評我們時,不管是公平的還是不公平的,不管是公開的還是私下的,我們都不一定要回應。愛能遮掩許多的罪,而我們謙卑的沉默或轉過臉頰,可以使別人的憤怒消失。
  1. 我會如何對待與我意見分歧的人?我們是否有向我們的弟兄姐妹表達愛,讓世人知道我們同是基督的門徒?我們是把我們的「對手」當作基督裡的弟兄,還是當作教會的敵人?
  1. 我是不是正在把不相干的人給牽連進來?這是件事情是公開的還是私下的?另外,這是一件主要的事情還是次要的事情?在歷史上,敬虔的人對此是否有不同的意見?如果有,這對我的語氣會有什麼影響?我們是在回應一場真正的爭論,還是在製造一場爭論,或者是在把它變成一個比實際情況更嚴重的問題?
  1. 我是適合參與這場爭論的人嗎?我們常常自視甚高,很少把別人看得比自己強。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有些話是否需要說,以及是否該由我們來說。僅僅因為我們有一個平臺來談論一個問題,並不意味著我們總是需要使用它。
  1. 我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要捍衛什麼真理?我們的參與會進一步推動福音的傳揚、並促進人們對上帝及鄰舍的愛嗎?我們的目標絕不應該是單純的挑釁。
  1. 我有沒有專注於上帝的榮耀?我們是在服事天國還是在服事我們自己的國度和名聲?我們的目標不該是為了贏得更多的讀者或聽眾,而是為了祂的榮耀,把所有的目光都指向基督。如果我們必須參與爭論,那就讓我們只為上帝的國度和榮耀而參與吧,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度和榮耀。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

Burk Parsons
Burk Parsons
柏克‧帕森博士是《桌邊談》雜誌的編輯,同時他也擔任佛羅里達州桑福德聖安德烈堂的資深牧師。他是《我們為什麼要有信條?》(Why Do We Have Creeds?)的編輯。他的推特名稱是@BurkPa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