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來生嗎?
2021年06月25日把罪治死
2021年06月29日藉著誇口得到滿足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難題解答 系列的第十三章。
當我們看到上帝對別人施予恩惠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是和他們一起喜樂地讚美上帝,而是嫉妒、敵視他們的幸福,並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我們墮落的心就是處在這種悲慘的狀況裡。我們沒有為上帝所賜給他們的美好事物 ─ 幸福的婚姻、孩子、天生的能力和天賦、經濟或事工上的成功 ─ 而感到喜樂並頌讚上帝,反而是感到受威脅、被排斥或被忽視。
這種罪惡的反應是所有人都有的,但對基督徒來說卻是一種掙扎,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心不應當有這樣的反應。我們知道上帝已經給了我們難以言喻的恩典,因為祂在基督裡把各樣屬靈的福分都賜給了我們(弗一3);我們也知道我們應當完全滿足於任何臨到我們身上的事,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切(林前三21)。
但是,知道上帝的話語和發自內心地遵行上帝的話語是兩回事;在成聖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到它們之間的差距。儘管如此,聖靈並沒有丟下我們自己去彌補這種差距,而是裝備並賦予我們能力,讓我們能按照祂的吩咐去做。
在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中,有一段經文對於不知足的問題特別有幫助。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談到了該教會在個人崇拜方面的一個問題;該教會裡有些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有些人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他們之間發生了爭吵和分裂。在對這種行為的分析中,保羅發現他們之所以聚集在知名傳道人身邊,是源於世俗的慾望,想透過結交名人來抬高自己的地位。換句話說,他們試圖透過偏愛一個特定的教會領袖來誇耀自己(四6)。他們不滿足於自己的身份或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反而是企圖將自己置於教會裡的其他人之上。
他們當中有些人偏愛保羅,很可能是因為他是使徒,是第一個在哥林多傳福音和建立教會的人。許多人在保羅的帶領下學習信仰的基本知識,保羅也在十八個月的時間裡教導他們上帝的話語(徒十八11)。少數人甚至可以誇耀說自己是受保羅親手洗禮的(林前一14-16)。
其他人則是偏愛亞波羅。與「不用智慧的言語」、而且「又軟弱,又懼怕(一17;二3)」的保羅不同,亞波羅是「有口才的人」;在哥林多時,他「當眾有力地駁倒猶太人(徒十八24-28)」。也許那些靠他來誇耀的人是他門徒的一份子,是來分享他的恩賜和聲譽的。
當我們想起自己其實完全不配得到任何好東西的時候,真正的滿足才會到來。
除了這些人之外,哥林多教會中還有其他的小團體;這些小團體出於各種原因,將他們的自誇放在磯法或基督身上,藉此高抬自己超過他人(林前一12)。每一個小團體都有各自選擇的擁護者,而這些受人景仰的人本身也確實是值得跟隨的領袖,但保羅在這些小團體中發現的行為並不是屬靈忠誠或信念的高尚結果,而是直截了當的屬世行為。保羅稱之為「和世人一樣(三4)」的行為,並且在糾正這種行為的時候,也提醒哥林多教會說他們不該分裂,而是應當合一。他寫說:
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一26-29)。
針對哥林多人的小團體文化,保羅提醒他們記得彼此的共同點,藉此來重新建立了他們合一的基礎:他們本質上都是一群無名小卒;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上帝才樂意呼召他們。無論他們如何試圖超越彼此,他們都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以至於他們之間任何這種競爭都是無足輕重的。更何況,成為最聰明、最強大、最傑出的人,並不是上帝所關心的。事實上,正如在一29-31中所看到的,按著「世界的標準(26節)」作大人物,並以此為自信(自誇)的依據,與上帝揀選他們的原因是相反的。祂揀選了他們,並使他們與基督耶穌聯合,使基督成為他們「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就是公義、聖潔和救贖」。
哥林多人企圖高舉自己,這與上帝在基督裡揀選他們的目的相違背,那就是 「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而是要他們承認基督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靠著主誇口」。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滿足,什麼不是。試圖透過我們自己的成就或小團體來高舉自己,是一種自欺,會分裂基督的教會,並剝奪了只屬於祂的榮耀。這就是羡慕別人所得的福分而心生不滿;這種狀況揭示出我們其實是在世俗的榮譽、財富或權力中尋求意義,而所有這種努力最終都會失敗。
當我們的誇口是在主裡面誇口的時候,真正的滿足才會到來。在主裡誇口,就是想起自己其實完全不配得到任何好東西、接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給我們的「說不盡的恩賜(林後九15)」、並帶著由衷的感恩和滿溢的讚美來認識到每一個恩賜,無論是給我們還是給別人的,都是上帝按照祂為祂所有百姓所定的美好目的、明智且慈愛地賜下的。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