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倫理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上帝的形象
2020年12月18日
墮胎
2020年12月18日
上帝的形象
2020年12月18日
墮胎
2020年12月18日

人格倫理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定義人的身分系列的第三章。

人類歷史上充滿了悲劇性的例子:當掌權者為了排除和利用某些群體而擅自給人格和人權下定義時,就會產生迫害和壓迫。聖經清楚地表明說上帝已經賜給了所有人尊嚴、人格和權利。聖經對人格的理解,是我們在道德上決定如何對待他人時的重要基礎。

聖經對人格的觀點

聖經從上帝開始講起,指出上帝是萬物的主宰創造者:「起初,上帝創造了天地(創一1)。祂所造的一切,從光、土地到生物,都被稱為是「好的」。而人類身為上帝的形象,是受造物當中的冠冕,是「甚好(31節)」的。因此,人類比其他任何生物都更奇妙地將上帝顯明出來。

在創世記一26,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造人。」起初,我們的造物主給了我們一個了不起的頭銜:「上帝的形象」。「上帝的形象」揭示了所有人類的尊嚴,因為它指明人是宇宙之王的代表。身為上帝的形象,人被賦予了特殊的尊嚴和統治權,並受命要打理上帝美好的創造物(28-30節)。

聖經的人格觀所帶來的結果

身為有上帝形象的人,人類被賦予了超越動物的尊嚴和價值。在洪水過後,上帝對諾亞提到說要高度重視人的生命,對任何人的暴力行為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九5-6)。

在創世記一和二章中,我們看到上帝的計畫是讓大地充滿了有祂形象的人;他們要通過敬拜和順服來榮耀祂。這種享受上帝預定的福分和祂智慧的統治的幸福狀態,被稱為「沙龍」。正如哥尼流普蘭丁格(Cornelius Plantinga Jr.)所寫的:

在聖經中,「沙龍」的意思是普遍的昌盛、完整和喜悅,也就是一種豐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自然的需要得到滿足,自然的恩賜得到了富有成效的運用。……換句話說,沙龍就是一切事物原本應有的樣子(《不是原本的樣子:簡論罪》(Not the Way It’s Supposed to Be: A Breviary of Sin),頁10)。

沙龍的意思是充滿平安,是一個願景,期許一個沒有暴力或恐懼的社會:「我要賜平安在你們的地上;你們躺臥,無人驚嚇(利二十六6)。」沙龍是一種深刻而全面的福祉,是豐盛的福分,其內涵是平安、公義和共同利益。簡而言之,聖經作者用沙龍來描述上帝所要帶來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普遍的平安、安全、公義、秩序和完整。在這個世界裡,所有的人都享有自由、安全和平安。

不符合聖經的人格觀

創世記三章記錄了那糟糕透頂的一天;在那天,人類墮落了,而沙龍也被破壞了。亞當和夏娃背叛了上帝,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命令。這是天大的背叛。他們不相信上帝的智慧和善言,反而是相信了蛇那狡猾和欺騙的話語。作為回應,造物主用徒勞和死亡來詛咒人類。於是上帝的形象就此落入了骯髒污穢的狀態之中,這也是我們所有人都在經歷的。

這悲慘的墮落使人類陷入了關係上的深淵。墮落之後,人類被偶像崇拜(對上帝的仇恨)和暴力(對彼此的仇恨)所奴役。罪顛倒了我們對上帝的愛,取而代之的是偶像崇拜;也顛倒了我們對鄰舍的愛,取而代之的是對他人的剝削。

墮落的人心會想方設法去合理化自己對他人的仇恨和剝削他人的慾望。這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人類歷史上那許許多多不符合聖經的人格觀;這些觀點把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給非人化,並拒絕接納他們。有幾種主要的非基督教人格觀,例如柏拉圖的理性主義二元論(rationalistic dualism)、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經濟決定論(materialist economic determinism)、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心靈決定論(psychic determinism)和施金納(B.F. Skinner)的環境制約決定論(environmental conditioning determinism)。還有其他無數種不符合聖經的人格意識形態存在著,例如部落主義(tribalism)、社會達爾文主義、種族主義、納粹主義,以及根據宗教、財富、性別、年齡、智力、遺傳和許多其他因素來判定人格優劣的人格觀。

不符合聖經的人格觀所帶來的後果

若沒有照著聖經去明白人類的身分和人類身為上帝的形象所具有的尊嚴,那麼社會就會毫無拘束地墮落到暴力、壓迫和強者剝削弱者的狀態之中。舊約聖經清楚地描述了墮落所導致的殘酷和暴力:對兒童的暴力(詩一百三十七9)、對女性的暴力(摩一13)和對胎兒的暴力(王下十五16);強姦(士十九22-30);大屠殺(撒上二十二18-19);以及奴役(摩四2)。

縱觀歷史,我們看到不符合聖經的人格觀如何被用來剝削和壓迫人。強者壓迫弱者;不受歡迎的、被瞧不起的群體,從尚未出生的孩子到老年人,都時常遇到不公義的對待。墮胎、殺嬰、虐待兒童和剝削童工的事情層出不窮。有奴役、性別暴力、性侵害、性交易、勞工販賣、種族主義、種族滅絕和種族戰爭。也有階級戰爭、剝奪公民權、年齡歧視、壓迫窮人,以及對不喜歡的人、殘疾人、未受教育的人、弱者和無權者的歧視。當人的身份定位被竄改時,隨之而來的不公義和剝削是數不勝數的,且令人心碎。

聖經對公義和憐憫的呼召

雖然聖經毫不猶豫地描繪了暴力和壓迫的殘酷現實,但聖經也明確地呼籲我們要按照上帝的旨意去為所有人爭取公義和憐憫(出二十三2-3、6;申二十四17-18;箴二十一3)。

先知撒迦利亞把上帝的子民描繪成一個在社會上實行公義和憐憫的民族:

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誰都不可心裡謀害弟兄(亞七9-10)。

當以色列人失敗並持續反抗上帝的律法時,上帝警告說要施行審判,但隨後又施以恩典,使他們回頭。撒迦利亞預見了上帝那使人悔改的恩典,也預見了將會有一群百姓熱切地為眾人追求公義和憐憫。這帶來的成果,就是有許多不信的人將會來懇求耶和華的恩(亞八20-23)。上帝的百姓將成為外邦人的光(賽四十九6),而這個盼望在彌賽亞身上完全地實現了。

耶穌在一開始傳道的時候,就宣告說以賽亞的這些話在祂身上應驗了: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

釋放被擄的人,使窮人和受壓迫的人得自由,是祂神聖使命的核心(太四24;路六20;七18-23;十四12-24;約八36)。祂最終的釋放行動,就是祂的替死和勝利的復活,這使祂的子民從罪和死亡的奴役中得到釋放(徒十三36-39;羅八1-4;加一3-4;來九27-28;彼前二24;啟一5)。

耶穌在整個傳道過程中,都反對祂所處的文化中那種非人化的前提假設。祂花了大量的時間與兒童、婦女、窮人、病人、撒瑪利亞人和其他被遺棄的人在一起(太八1-4;九9-13;二十一28-32;可十13-16)。保羅也呼應了這種看似矛盾的做法,說: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7-29)。

在最好的狀態中,教會廣為人知的地方就是對窮人、受壓迫和被邊緣化的人的愛與犧牲奉獻。這樣的事奉一直為福音進行強而有力的辯護。透過維護所有人身為上帝形象的尊嚴,並切實地表達出聖經中所流露的人格倫理,教會確實可以作萬民的光,並藉由歡迎弱勢的人在耶穌基督裡找到恩典、憐憫和安息,來參與上帝的使命。

本文原發表於《桌邊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