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是偶像製造工廠
2025年03月13日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
2025年03月20日使用你的恩賜幫助教會在愛中成長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的第十七篇。
約翰·加爾文在以弗所書四章15-16 節的註釋中說:
神的真理應該會堅定的抓住我們,以至於撒旦的所有計謀和攻擊都不能使我們偏離正路;然而,由於我們到目前為止尚未達到完全和充分的地步,我們必須到死都努力進步。
加爾文的話特別鼓舞人心,尤其是他務實的勸告,勸基督徒「到死都要努力進步」。使徒保羅要信徒「凡事長進,連於(教會)的元首基督」(弗四15),加爾文的鼓勵只是對這個勸告的另一種理解方式。
加爾文所謂的「進步」就是保羅所說的「成長」。儘管稱呼不同,加爾文和保羅所宣講的都是通過成聖來實現的。成聖是神的靈在信徒裡面並透過信徒工作,使他們更像基督的過程(羅八29 )。作為聖靈在我們心中逐漸作工的結果,我們的生命也應一致地反映基督的品格,我們結出的果子應該成為教會和世界可見的證據,證明我們是祂所救贖的百姓。
神將獨特的恩賜賜給每一位真信徒,以此來建造祂的教會(弗四11-13)。保羅稱神賦予恩賜的過程為「裝備」(16節)。聖經明確指出,出於對神的愛,耶穌基督的信徒應該喜樂無私地將他們的屬靈恩賜用於服事彼此(西三23-24;彼前四10)。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保羅將教會比喻為一個「身體」。這是一個完美的比喻,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為保羅所說的「關節」,我們每個人可以怎樣獨特地促進信徒所屬的教會的成長、健康並且充滿活力(林前十二18)。
神賦予每個信徒特定的恩賜,為的是建造祂的身體,也就是教會(弗四16)。如果我們沒有善用救主慷慨賜給我們的恩賜就是嚴重的失職。約翰·歐文強調了這一重責大任的重要性,他是這樣描述恩賜的:
沒有(信徒的恩賜)教會就無法存活於世,信徒也無法為其他信徒或非信徒帶來益處,就無法榮耀基督,而這本是他們應該做的…聖靈的恩賜賦予教會內在的生機,並以可見的形式外顯出來。
然而,使用恩賜服事基督的身體只解決了教會方程式等號的一邊,也就是我們的行為。我們還需要注意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一種態度,無論好壞。態度與行為之間的真實關係在神的話語中清晰可見,如腓立比書二章14節,神命令我們「凡所行的(行為),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態度)」,以及彼得前書四章9節,神要我們「互相款待(行為),不發怨言(態度)。」
我們要充滿愛心地使用我們屬靈的恩賜來建立基督的身體,然而如果沒有神的靈的大能,我們就無法做到這一點,聖靈首先將這些恩賜賜給了我們(約十四16 -17)。你我若離開基督,就什麼也做不了(十五5)。這個現實應該讓我們保持向神悔改的態度,因為只有通過神的靈,祂才能住在我們裡面,裝備我們,使我們能夠以榮耀和尊榮祂的方式來服事祂的教會。
信徒使用恩賜幫助教會成長,其核心要務是愛。除非我們服事教會的動機是出於愛,一種反映我們救主犧牲之心的愛,當我們還是尚未得救的罪人時,救主就甘願為了我們的緣故虛己(羅五6, 8 ;腓二 5-8),無論我們懷著多好的動機、多麼積極地使用我們的恩賜,對教會來說是沒有最終的好處的,基督要我們成為照亮世界的光,就這一點而言,對於世界也沒有任何好處(太五14-16;林後五20)。
司布真明智且毫不含糊地說:
我們不是靠服事得救,而是得救了所以服事。我們一旦得救便開始生活在我們主的服事中。我們拒絕成為祂的僕人就無法得救,那樣就顯然表明我們仍是自己和撒旦的僕人。
基督呼召我們用祂賦予我們的恩賜奉獻犧牲服事祂的教會。神不僅要求我們在行為上做到這一點,在態度方面也是。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3節所說的:「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本文選自《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