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終的盼望
2020年11月27日我們該如何回應?
2020年12月02日稱義和成聖是什麼?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福音的核心系列的第六章。
「稱義」和「成聖」這兩個詞在西方文化中已經幾乎被淘汰了。可悲的是,它們在基督的教會中也正在消逝。這樣的衰退之所以令人難過,原因之一就是聖經使用稱義和成聖這兩個詞來表達基督為罪人所做的救贖之工。也就是說,這兩個用詞都存在於聖經福音的核心當中。那麼,聖經在稱義和成聖這方面是怎麼教導的呢?這兩者彼此之間有什麼區別?它們如何幫助我們更佳了解信徒與耶穌基督之間的關係?
稱義就跟A-B-C-D一樣單純而不複雜。稱義是上帝的行動。它並沒有提到上帝如何從內在更新並改變一個人。它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宣判,上帝藉此赦免罪人所有的罪,並且將罪人算為祂眼中的義人。罪人一信靠耶穌基督的時候,上帝就宣判這個罪人為義(羅馬書三21-26,五16、哥林多後書五21)。
這個法律意義上的宣判,是以什麼作為基礎的?上帝唯獨只以祂兒子─我們的代表,耶穌基督─的順服與死作為基礎,來稱罪人為義。基督完美地順服上帝,也完全地償還了罪債,這是上帝藉以宣判罪人為義的唯一基礎(羅馬書5:18-19、加拉太書三13、以弗所書一7、腓立比書二8)。我們並不是靠自己的行為而被稱義的;我們唯獨是因為基督為我們做的事而被稱義。祂的義被歸算給了罪人。換句話說,在稱義當中,上帝把祂兒子的義給歸算到罪人身上。在十字架上,我的罪被轉移,或者說被放置在基督身上,而祂的義也照樣被歸算在我身上(哥林多後書五21)。
罪人是藉著什麼方式被稱為義的?罪人被稱為義,是唯獨藉著信心,也就是在他們信靠基督的時候。我們被稱義並不是因為我們做了、正在做或將會做任何善事。信心是稱義的唯一管道。基督為我們做了一切,使我們得以稱義,而信心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給我們增添任何功勞。信心僅僅是接受耶穌基督在福音裡所提供的義(羅馬書四4-5)。
最後,能使人得救的信心,必須藉由產生善行來證明它的真實性。人們有可能自稱說擁有可以得救的信心,但實際上卻沒有可以得救的信心(雅各書二14-15)。真實的信心,以及單純口頭上的信心,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善行(加拉太書五6)。我們絕對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被稱義的。但是一個人不應該認為自己是個被稱義的人,除非他在自己的生命中看到這種能使人得稱義的信心所結出來的果子和證據,也就是善行。
稱義和成聖都是福音的恩典;兩者總是彼此相隨;兩者都與罪人的罪有關。不過它們有一些重要的差異。首先,稱義處理的是我們的罪過,而成聖處理的是罪在我們生命中帶來的挾制與敗壞。稱義是上帝宣判罪人為義;成聖是上帝更新並且轉變我們的全人─我們的心思、意志、情感和行為。在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上與祂聯合,並且有基督之靈的內住,我們如今對罪的權柄死,卻向義活著(羅馬書六1-23、八1-11)。因此我們有義務要治死罪,並要「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上帝。」(羅馬書六13、八13)
再來,我們的稱義是一個完整、已完成的作為。稱義表示每一個信徒都完全且徹底地脫離了咒詛與上帝的憤怒(羅馬書八1,33-34、歌羅西書二13b-14)。而成聖則是我們生命中一個持續進行、漸進式的作為。雖然每一個信徒都是一次永遠地從罪的綑綁中被拯救出來,但是我們並沒有立刻就變得完美。直到我們在末日當天得到復活的身體之前,我們都無法完全脫離罪惡。
基督已經為祂的百姓贏得了稱義與成聖。在對於耶穌基督的信仰之中,這兩件事都是重要的,只是有所不同。在稱義當中,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得以被赦免、被接納,並且在上帝眼中被算為義。在成聖當中,同樣的信心會使我們主動且熱切地遵行基督賜給祂門徒的一切命令。我們不敢把稱義和成聖切割開來或混為一談,但我們確實會區分它們。並且,在這兩個恩典當中,我們藉著信靠基督,得以經歷在基督裡與祂團契的豐盛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