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斯拉記》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8月06日
關於《瑪拉基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8月13日
關於《以斯拉記》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8月06日
關於《瑪拉基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8月13日

關於《彼得前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的第三十七篇。

研習彼得前書對於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關於彼得前書有三件事是你應該知道的:

1.耶穌將彼得前書的作者彼得單獨選出來稱為「磐石」(太十六18),彼得在他的這封書信中使用了類似的意象

這節經文以及耶穌這句話確切的意思的確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但是,看起來很明顯,耶穌是在對剛剛承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的彼得說話(太十六16)。有人覺得彼得在那之後就開始對岩石和石頭非常著迷。有趣的是,彼得在他第一封書信的二章4-8節大量談到了石頭。他引用了三段經文,分別來自以賽亞書和最後一組哈利路亞組詩(詩一一三~一一八,人們會在逾越節朗誦這一組詩篇),這些經文特別提到了石頭或岩石。

其中一句引文指出神「將在錫安放置一塊」穩固的「基石」——這裡指的是耶穌基督,匠人將棄的石頭(賽二十八16;詩一一八22)。想想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是如何拒絕他的。最後一處提到石頭的參考經文說人們會被這塊石頭絆跌(賽八14-15)。這塊「被人棄絕卻被神揀選所珍貴的」石頭當然就是耶穌(彼前二4)。

彼得希望他的讀者明白,基督徒是「活石」,被小心翼翼且穩固地放置在耶穌正在建造的教會中,而基督就是這個教會的基石。這座建築物(也就是教會)是由一個應許所支持的:「陰間的門(權勢)不能勝過它」(太十六18)。

2. 彼得前書主要關注的是基督徒的生活形態

彼得在書信的開頭說,基督徒是「照著父神的預知蒙揀選,靠著聖靈得成聖潔,因為順服,並且被耶穌基督的血灑過的人」(彼前一2)。彼得在書信中花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談論聖潔看起來是什麼樣的,並在第一章引用了有時被稱為「聖潔法典」的利未記:「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一16;利十一44, 45;十九2;二十7)。在這封書信的其餘部分,彼得就聖潔在日常生活的掙扎中如何體現作出了很實用的評論:在工作場合、在社會中、在婚姻裡以及在教會生活中順服權柄(彼前二13-25;三1-7;五1-11)。

聖潔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以非常實際的形式表現出來。彼得所說的一些話似乎很難付諸實踐,但他提醒讀者「你們蒙召就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二21)。我們既知道耶穌已經用他的寶血救贖了我們,這應該幫助我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為了他而背起十字架。

3. 彼得前書是誠實的

彼得並沒有以柔情粉飾太平,而是提醒信徒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場「戰爭」,基督徒則是「客旅和寄居者」(彼前二11)。基督徒可能會因為行不義而受苦,但有時他們也會「為義」受苦(彼前三13-14,17)。做「好」事有時會冒犯到那些不認識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心裡尊基督為聖,以他為主;常常作好準備,去回答那些問你們為甚麼懷有盼望的人。」(彼前三15)記得我們將基督視為我們的主並且服事他,這樣,當我們發現自己身處戰場時,這會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選擇合適的用詞。在彼得前書四章12-19節,彼得集中談到基督徒可能面臨的試煉,並敦促他的讀者「當試煉臨到的時候不要覺得奇怪,好像發生了什麼非同尋常的事一樣」(彼前四12)。

彼得希望基督徒在患難中「要歡喜」,這聽起來有點像羅馬書五章開頭保羅的話(彼前四13;羅五3)。此時彼得心中所想的是那些對我們來說似乎毫無意義的苦難。我們可能會因為做出很糟糕的選擇而受苦,但彼得所想並不是這種受苦,而是基督徒在過聖潔生活並以敬畏的心談論耶穌時所受的苦:「如果因為作基督徒而受苦,不要以為羞恥,倒要藉著這名榮耀神。」(彼前四16)彼得進一步勉勵說:「所以那順著神的旨意而受苦的人,要繼續地行善,把自己的生命交託那信實的創造者。」(彼前四19)

基督徒並非被呼召去過舒適的生活,而是被呼召過「順服」的生活(彼前一2)。而順服往往可能伴隨著痛苦以及很大的代價。這些試煉是考驗,以便你的信心「經過試驗,就比那被火煉過,仍會朽壞的金子更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和尊貴。」(彼前一7)

本文選自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合集。

Derek W.H. Thomas
Derek W.H. Thomas
德瑞克·托馬斯博士(Derek W.H. Thomas)林格尼爾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的教學研究員,也是改革宗神學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系統神學與教牧神學的錢斯勒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他是林格尼爾教學系列羅馬書八章的特約教師,並著有多本書籍,包括《地上的天堂》(Heaven on Earth),《軟弱者的力量》(Strength for the Weary)《福音如何一路把我们带回家》(How the Gospel Brings Us All the Way Home)以及《我們一起來敬拜上帝》(Let Us Worship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