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雅各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關於《耶利米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9月01日
關於《耶利米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2025年09月01日

關於《雅各書》你應該知道的三件事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的第四十四篇。

雅各書是「大公教會書信」或普世(教會)書信這個系列的開始,之所以這樣命名這類書信,是因為這些書信不是寫給特定的教會或個人的,而是(或多或少)寫給整個教會的。這樣說來,這封信是寫給「散居各地的十二支派」的(雅一1),這是一種極具象徵性的表達方式,用來表示收信人是散佈在世界各地所有的神的子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來思考關於這封書信我們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1. 這封書信的作者可能是耶穌同父異母的兄弟

我們首先從作者的身份開始看起。書信作者可能是四位「雅各」的其中一位。約翰的兄弟雅各(西庇太的兒子,太四21)很早就離世了,因此他應該不是雅各書的作者(徒十二2)。亞肋腓的兒子雅各(太十3)和猶大的父親雅各(路六16)在早期教會中太不知名,因此無法僅以「雅各」的身份出現在書信中。這使得耶穌的兄弟雅各(太十三55)成為了本書最有可能的作者。這位雅各起初是不信的(約七5),但透過與復活的主耶穌戲劇性地相遇(林前十五7),他成為了早期教會的一根支柱,甚至可能是一位使徒(加一19;二9)。作者的身份為什麼很重要?

首先,雅各已經被福音的大能所改變,但他並沒有利用他與耶穌在地上的兄弟關係來提升自己的地位以擴大影響力,他只是稱自己為「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雅一1)。其次,這位雅各在耶路撒冷議會上發表了關鍵性的演講,他引用阿摩司書九章11-12節闡述了外邦人和猶太人不是透過種族標誌或滿足律法的行為而聯合的(徒十五13-21);將他們聯合在一起的是他們同在基督的死與復活這面旌旗之下。他親身經歷了福音,他也傳講福音。第三,雅各在書信中直接引用了他兄弟耶穌的教導,例如貧窮人要繼承神的國(雅二5;太五3-5),有關悲哀和歡笑的教導(雅四9;路六25),謙卑的人會被高升(雅四10;太二十三12),以及關於說「是」和「不是」的教導(雅五12;太五34-37)。他兄弟的福音已經成為了他自己的福音。

2. 雅各旨在引導基督徒生活

不僅作者本人受到福音的塑造,他在信中的目標也是如此。長久以來,從早期教父到當代註釋書作者,人們對這封書信的確切結構和目標一直都存有爭議,因為它不像羅馬書那樣有著嚴密的邏輯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卷書的組織架構不嚴謹。相較之下它的結構更為寬鬆是因為書信的寫作目的是要對已經歸信的基督徒兄弟姐妹進行道德勸勉(雅一9,16,19;五19)。雅各擔任如父般的牧者角色,向基督徒展現了福音應當如何改變人的生活;他也勸勉他的讀者要選擇敬虔而非罪惡的道路。請思考以下範例:

  • 順服:不要只是聽道——還要將順服這個詞付諸實踐 (雅一2-27)。
  • 團契:不要看條件偏愛人——而是要無條件地愛人(雅二1-13)。
  • 順服: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要將你的信仰付諸實踐(雅二14-26)。
  • 團契:不要用口舌傷害人——而要用言語祝福人(雅三1-18)。
  • 順服:不要效法這世界——而要操練聖潔(雅四1-17)。
  • 團契:不要追求不敬虔的財富——而要愛貧窮的人(雅五1-6)。
  • 順服:不要抱怨——而是要在苦難中操練忍耐(雅五7-20)。

作者從不同的領域重新審視了順服和團契這兩個重要的主題,要強調的是牧養的應用而非教義性的陳述。如果福音已經紮根,那麼這就是它應該(或不應該)結出的果子。

3. 雅各與保羅的書信並不互相矛盾,而是互為補充

有鑑於看到了這樣的目標,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路德關於雅各書的觀點:路德認為雅各書不像保羅的作品那樣清晰地呈現了律法與福音。這一點在雅各書二章24節最為明顯:「可見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僅是因著信心。」從表面上看,這個說法似乎明顯與保羅的主張相矛盾,保羅稱「人稱義是由於信,並不是靠行律法」(羅三28)。

但先不要這麼快下結論。保羅在羅馬書(以及加拉太書)中的論點是從沒有成功遵行律法的不信(羅一18-三20)到透過信心在神面前被宣告為義(羅三21-四23),再到源於稱義的收養和成聖(羅五-八)。換句話說,保羅的因信而非因行為稱義的說法是他關於如何得救的論點的其中一部分。

雅各所提出的是另一個論點。他是在對那些宣稱自己有信心(雅二14)、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基督徒善行的人說話(雅二16)。如果這種「信心」缺乏相應的「行為」,那麼這信心就不是真的(雅二17),而是空的或死的,甚至與魔鬼空洞的認知無異(雅二19)。

簡而言之,雅各正在回答的是另一個問題:得救之後應該怎麼做?我如何證明我所信的是真實的?雖然對於這個問題他給出的答案非常直接——透過「行為」,但基本上他的想法與保羅在其他地方所表達的無異(參見腓二12)。只是保羅在處理稱議這部分內容時還沒有回答問題的那一面。

只要我們以這種觀點來看雅各的書信,就會發現雅各書與保羅書信的觀點並不矛盾,而是對其進行了補充。雅各書並非路德口中的「草木之書」(epistle of straw),它並不是無足輕重的,而是和保羅的著作一樣展現了福音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

本文選自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合集。

Gregory R. Lanier
Gregory R. Lanier
古格里·R·拉尼爾(Gregory R. Lanier)是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的新約副教授,也是佛羅里達州瑪麗湖的河水橡木教會(River Oaks Church in Lake Mary, Fla.)的副牧師。他著有多本著作,包括《更新舊事》(Old Made New),《七十士譯本是什麼以及它的重要性》(The Septuagint: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還有即將出版的《路加福音註釋》(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L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