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士師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2月22日新約中的教會和以色列
2024年02月25日關於《路得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的第八篇。
我們喜愛《路得記》因為它講述了路得和波阿斯之間令人愉悅的浪漫故事;我們喜愛《路得記》因為它有著許多出人意料的反轉,讓我們為上帝的仁慈而喜笑顏開;我們喜愛《路得記》因為們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戰士、士師或國王的豐功偉績,而是兩個窮困潦倒的女人試圖找到一條通往完全和希望的道路。但《路得記》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內容。
1. 罪的狡猾步驟
故事開篇我們看到拿俄米和以利米勒決定離開猶大地,從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個合理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卻使這個家庭一步步遠離了上帝的應許。以利米勒以及他兩個兒子瑪倫、基連的死,大兒媳俄珥巴沒有與拿俄米和路得一起回去以色列,而是回到了摩押老家,這悲劇都說明這個家庭曾經忠於上帝,如今卻迷失了方向。「以利米勒」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的神是王」,但他的兒子們卻與外邦女子通婚。以利米勒離開了應許之地,轉而選擇表面上富饒的摩押地,這些都表明瞭他的短視。如果上帝的子民違背了他們與神的盟約,飢荒就是其中一個上帝對他們警告性的詛咒(申二十八15-18,38-40)。但以利米勒似乎並沒有將上帝的話記在心裡,留在那片土地上,為他們的背約而悔改,而是試圖自己解讀上帝的護理,合理化自己離開以色列的決定:「既然摩押地沒有飢荒,那就意味著我們應該搬到那裡去。」然而我們以私意詮釋上帝的護理永遠都是不安全的。我們必須讓上帝的話語來掌管我們的生活,而不該私自下判斷、作結論。
2. 神的慷慨恩典
與俄珥巴不同,路得決心繼續和拿俄米在一起,將拿俄米的百姓當作自己的百姓,將拿俄米的神當作自己的神。她歸信了主。這個故事其餘的部分都精彩地描述了這位摩押女子被接納進入聖約群體的過程。在耶穌基督的國度里,無論來自哪一族、哪一國、說著哪種語言的罪人,只要信靠祂,都會受到上帝的歡迎。事實證明,希伯來寡婦拿俄米比起曾是外邦兒媳的路得更像摩押人。例如,經文似乎暗示拿俄米慫恿路得深夜在打穀場上向波阿斯施壓,與路得行夫妻之實。但波阿斯是一位敬畏上帝的人,他的正直和仁慈使路得通過婚姻合法地進入了聖約群體,也使拿俄米由痛苦重獲甘甜。我們甚至可以說,《路得記》講述的是拿俄米從傷心欲絕的漂泊中重新振作,而路得本人也在全能者的羽翼之下找到了歸屬。
在這一點上,至親的親族救贖主( kinsman-redeemer)波阿斯也讓我們看到了主耶穌基督的影子。當有親屬離世時,親族救贖主的職責是買回死者的土地,以確保他們支派所分配到的土地仍然歸屬於本族。這固然會使承擔這一責任的人有利可圖。但在波阿斯的情況中,他還承擔著供養拿俄米、與路得結婚以及為以利米勒養育繼承人等額外的責任。如果他們有了孩子,那孩子就會繼承以利米勒的土地,波阿斯買來的土地就不再屬於他這位親屬。
在《路得記》中,有一位親族在關係上的親近程度優先於波阿斯。當他得知可以得到以利米勒的土地和資產時,起初非常渴望。但當他聽說還要承擔供養兩個女人以及要為以利米勒留後的責任時,他很快就不願意了,因為對以利米勒家族的責任之重大很可能遠超過土地給他帶來的好處。但波阿斯沒有這樣的顧慮。他願意承擔所有的代價和責任。從這裡我們可以一窺《路得記》中的福音,因為我們有一位真正完美的親族救贖主耶穌基督,祂不惜以自己生命為高昂的代價,欣然付出一切,使教會成為祂的新婦。
3. 俄備得的平凡出生
全書以路得和波阿斯的婚姻以及他們的兒子——以利米勒的繼承人俄備得的降生為結尾。聖經作者使用了一個在希伯來文聖經中只出現過兩次的短語來形容路得的受孕,其中較為突出的一次是在創世記三章16節中用於對夏娃的詛咒。夏娃將多受生產的苦楚,在痛苦中懷孕生子,但她的一位後裔有一天將要踩碎蛇的頭。路得被描繪成新的夏娃,她的兒子是一位應許之子,將獻身於上帝的計劃(俄備得的意思是「僕人」)。我們知道,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親,而耶西是大衛的父親。
《路得記》的背景發生在士師時代,當時國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但現在,我們看到上帝主權的計劃在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庭、在看似平凡的細節中成就。上帝將所有的細節編織在一起,以確保大衛王的誕生,並通過大衛,使萬王之王、受苦的僕人主耶穌基督降生。耶穌出身平凡,祂就像我們,凡事與我們一樣,是我們中的一員,也因此祂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本文選自《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