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盡、無底、無限的恩典和憐憫
2024年06月11日
聖靈
2024年06月16日基督徒品格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林格尼爾精選文章系列的第十二篇。
引言
塑造基督徒的品格是基督徒生活和事工的重要內容。基督救贖了祂的子民,將他們形塑成自己的樣式。救贖工作的終極目標是榮耀神。神將祂的子民塑造成基督的形象樣式,以此在教會中彰顯祂的榮耀。根據《聖經》的內容,基督徒的品格包括追求真理、敬虔、公義、愛、喜樂、和平、溫柔、良善、耐心、堅韌、溫和、謙卑、節制、憐憫、感恩、饒恕、知足和合一。神通過信徒對基督的信心、聖靈的力量、神的話語和聖禮,在信徒的生命中培養基督徒的品格。苦難也是塑造基督徒品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說明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賦予他們知識、仁義和聖潔(創一26;弗四24;西三10)。在創造時,神派人類管理萬物(詩八5-8),並通過公義地生活使萬物都臣服在神的榮耀之下,這樣人類就可以在全地反映神的形象。當亞當不順服時,神的形象因罪和悖逆而受損。亞當失去了他和他後裔原始的義,將罪和痛苦帶入了世界。凡以常規的方式從亞當而生的人都有他腐敗墮落的形象,並都伏在死亡和咒詛的權下(創五3;羅五12-21;弗二1-4)。
通過所應許的救主耶穌基督,神恢復了在亞當裡失去的一切(創三15)。由於耶穌是神的形象,通過基督的救贖工作,神的形象在祂的子民中得以更新(弗四24;西三10),舊約或新約的信徒都是如此。耶穌是末後的亞當,祂在十字架上承擔了祂子民的罪和悖逆,消除了罪責、敗壞了罪的權勢,並在他們身上更新了祂的形象。透過與基督聯合,信徒在他們的生命中彰顯基督的品格。耶穌是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信徒在基督裡面成為了結果子的枝子(約十五1-8)。作為末後的亞當,耶穌帶來了屬靈的後裔,這些後裔將為了神的榮耀遍滿全地。最終,耶穌將在末日復活的時候在祂的子民中完美地更新神的形象。救贖逆轉了墮落。
基督徒品格的核心是效法基督的模樣(羅八29)。基督徒品格與信徒整個生命的更新有關。效法基督的模樣涵蓋了基督徒生活的身體、靈性、心理、情感和性格等各個方面。《聖經》闡明了基督徒品格的多方面內容。在舊約中,《箴言》強調了基督徒品格在生活的各方各面是如何表現的;在新約中,聖靈的果子、八福和主禱文則揭示了基督徒品格的基本要素。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效法基督。通過與基督的聯合,信徒得到了基督自己的品格的果子。耶穌在馬可樓講論中間接提到了「聖靈的果子」(加五22),由此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耶穌教導門徒要分享祂的愛(約十五9-10)、祂的喜樂(約十五11;十七13)和祂的平安(約十四27)。聖靈的果子描述了基督徒品格的主要特質。耶穌應許會差派聖靈作為幫助者,將這恩典分賜給祂的子民。作為基督的靈,聖靈是產生基督的愛、喜樂、平安、溫柔、仁愛、兄弟之愛、良善、忠信以及節制的代理者。
在「登山寶訓」中,耶穌關於八福的教導進一步揭示了基督徒品格的各個方面。那些被基督救贖的人變得靈裡貧窮、哀慟、謙和、飢渴慕義、憐憫、清心、使人和睦,並為義受逼迫。八福中的前四福講述的是基督徒與主的關係當有什麼樣的品格;後四福講述了信徒與其他信徒以及與不信的世界相處當有什麼樣的品格:信徒為罪和死悲傷,憐憫他人,渴望過正直的生活,有謙卑的心態,行事出於憐憫,尋求與他人建立和睦的關係,並願意為基督受逼迫。耶穌在地上服侍期間也真實地展現出這些特質。
由於信徒是蒙基督憐憫的對象,他們也應該對有神形象的其他人有憐憫,並以此為標誌。耶穌因憐憫走上了十字架,祂在十字架上為祂的子民贖罪。神在基督裡赦免了祂子民的罪,神就呼召基督徒將這種赦免擴展到其他人身上。耶穌出於憐憫而服侍那些生性是屬神仇敵的人。正如使徒保羅所解釋的:「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羅十五3)。因此,基督徒應當祝福那些逼迫他們的人,不以惡報惡(羅十二14, 17)。
雖然神呼召所有基督徒追求培養基督徒的品格,但良好的基督徒品格對於教會領袖來說是一個基本的資格。使徒保羅列出了許多可以在地方教會任職的基督徒品格的資格。雖然適任長老和執事職務功能的某些特殊恩賜是服事者必要的資格,但大部分資格都與個人性的聖潔有關。
引述
《聖經》特別談到耐心是聖靈所結的其中一個果子,也是愛的特質之一,這裡的耐心所指的遠不止是等待未來收益的能力,也不僅僅是指人因相信神為萬事都預備了完美的時候而有內心的平靜或安穩。這裡所說的耐心更多地聚焦於人際關係,指的是在人在受到傷害時長期的忍耐和寬容。這是最困難的耐心。
史普羅 R.C. Sproul《忍耐的果子》「The Fruit of Patience」
桌邊談雜誌
沒有人說信徒要合而為一,因為我們本就是一體,也要表現出合一的樣式。《以弗所書》四章16節說:「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因此,如果我們關心基督——身體的頭,也關心其他基督徒——身體的其他部分,我們就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充滿憐憫地滿足他人的需求。
喬尼·伊瑞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隨意的憐憫》「Spontaneous Compassion」
桌邊談雜誌
作為基督徒的美德,對於耐心合乎《聖經》的理解方式應當基於基督教真理的整體。耐心始於肯定神是掌主權的那一位,掌控著整個人類歷史,並在人類生活中作工。在永恆的視角下,時間具有了全新的意義。基督徒可以了解人在此生都得不到完全的滿足,但可以期望在那將要來的世代中萬物都將完全。此外,我們也知道我們的成聖在此生也是不完全的,因此基督徒必須將彼此視為因恩典得救的罪人,聖靈在他們心中工作,呼召我們效法基督。
小阿爾伯特·莫勒 (Albert Mohler) 《一種恆久的美德》A Lasting Virtue 桌邊談雜誌
本文選自《林格尼爾精選文章》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