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世界的希羅背景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愛聖經
2023年09月23日
猶太人的敬拜
2023年09月28日
愛聖經
2023年09月23日
猶太人的敬拜
2023年09月28日

猶太世界的希羅背景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耶穌時代猶太人的生活系列的第二篇。

當你閱讀新約聖經時,是否感覺好像少了什麼?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從創世記讀到啓示錄,通讀完整本聖經的那種感覺。讀到福音書時,我立刻遇到了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等宗教和政治團體的問題。這些人從何而來?我不記得在舊約中讀到過他們。大希律王被稱為”猶太人的王”,但他是怎麼獲得這一地位的呢?當時顯然是羅馬人當政,但羅馬人又是如何得到統治權治理猶太民族的呢?我最後讀到的是,波斯國王居魯士統治了猶太人,允許他們返回故土並重建聖殿。瑪拉基書到馬太福音之間的空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此時我意識到,我需要瞭解新約的歷史、文化和政治背景。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說明背景是如何使我們更理解文本的,在理解猶太人當時所處的希臘羅馬世界時,我們需要關注救贖歷史上這一關鍵時期的歷史、文化和政治背景。

希臘—羅馬世界史

公元前 332 年,亞歷山大大帝控制了以色列,並向猶太民族推行希臘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他使聖地”希臘化”了。他傳播希臘文化,建立希臘城邦,建造希臘建築,引進希臘錢幣,傳播希臘語言。儘管亞歷山大允許猶太人按照他們祖先的律法生活,但希臘人的生活方式是猶太人保持自己獨特身份的最大威脅。

一些猶太人,尤其是年輕的猶太人,喜歡這種文化性身份的轉變。他們戴著寬邊希臘帽,匆匆結束在聖殿中的職責,為的是像希臘人一樣赤身裸體地在體育場鍛鍊。有些人甚至進行手術取消他們的割禮。

其他猶太人則對此感到驚懼,渴望從希臘人的控制中得到解放。公元前 323 年亞歷山大去世後,塞琉古王朝最終控制了猶太人。但此時,一場起義正在醖釀中。公元前167年,起義終於發生了。塞琉古國王安提阿哥四世·埃皮法尼斯(Antiochus IV Epiphanes)下令銷毀猶太人的聖經,禁止割禮,禁止安息日和慶祝猶太節日,並在壇上用豬獻為燔祭。一個大膽的家族——馬加比家族,針對這種褻瀆行為發起了一場猶太起義。

掌管歷史的那一位一直護理性地帶領著祂的教會,及至時候滿足,那位真正掌權的君王降生。

羅馬政府試圖消滅猶太人的宗教,磨滅他們的身份,因此馬提亞斯(Mattathias)和他的兒子們厭倦了向壓迫他們的政府納稅。他的長子猶大·馬卡比(Judas Maccabeus)是游擊戰的高手。他推翻了異教徒的祭壇,強迫孩童行割禮,甚至殺害那些追求希臘化生活的猶太人。猶大和他的軍隊最終進軍耶路撒冷,潔淨了被安提阿哥四世褻瀆的聖殿。這一天是公元前 165 年 12 月 14 日。為了紀念這一事件,猶太歷中增加了一個新的節日:光明節Hanukkah (意為”獻祭”;見約十22)。

猶太人當時處於馬加比王朝(或哈斯摩尼王朝,以其祖先哈什蒙(Hashmon)命名)的統治之下。正是西蒙·馬卡比(Simon Maccabeus)在公元前 142 年實現了猶太人的完全政治獨立。由於西蒙的兒子、大祭司約翰·希爾卡努斯(John Hyrcanus)的擴張政策,以及約公元前 135 年至公元前 104 年期間猶太民族的統治者,猶太人基本上重新獲得了大衛王和所羅門王同等數量的土地。

許多哈斯摩尼統治者都被冠以”國王”和/或”大祭司”的頭銜,但和平並不是他們統治的標誌。相反,他們的統治充斥著背叛、暗殺、政治和宗教腐敗。以色列是一個分裂的國家,分為”親希臘派”和”反希臘派”。撒都該人支持前者,法利賽人則支持後者。

在這場內亂中,羅馬將軍龐培大帝(Pompey)於公元前 63 年奪取了統治以色列的政權。以色列人必須向羅馬政府納稅,就像他們在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托勒密和塞琉古統治時期一樣。然而,龐培扶植了一位哈斯蒙尼統治者希爾卡努斯二世(Hyrcanus II),讓他以大祭司的身份管理猶太人和伊多瑪(Idumea),他給予猶太人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但希爾卡努斯二世只是羅馬的一個分封王(或者說是一個傀儡王)。

龐培被暗殺後,凱撒大帝於公元前 48 年掌權。凱撒大帝向猶太人施以恩惠,他減免稅收,免除兵役。他還冊封了兩位哈斯摩尼統治者為分封王,一位是猶太檢察官(安提帕特),另一位是民族領袖,也可以稱為”民族統治者”(希爾卡努斯二世)。

公元前 44 年,凱撒被卡西烏斯(Cassius )和布魯圖斯(Brutus )刺殺後,猶太人不得不繳納更多的稅款。後來,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和屋大維(Octavian )奪得了羅馬的統治權。他們宣佈希律王為”猶太人的王”。希律王是希臘文化的崇拜者,因此正式成為了羅馬人的朋友和盟友(想來幾乎可以聽到馬加比家族要從墳墓里破土而出的動靜)。作為一個傀儡王,他必須執行羅馬王的旨意,他的後代也是如此:希律·亞基老(太二22)、希律·腓力(路三)、希律·安提帕(可六;路二十三7)、希律·亞基帕一世(徒十二)以及希律·亞基帕二世(徒二十六)。

第一世紀執政的幾位羅馬皇帝在以色列設置了總督。在許多總督中,最著名的羅馬總督是本丟·彼拉多。經外文獻描述他的統治是壓迫性的,路加福音十三章1節證實了這一描述。

最大的逼迫發生在羅馬—猶太戰爭的末期(公元 66-70 年)。維斯帕先皇帝(Vespasian)的兒子提圖斯(Titus )圍攻了這座城市。城牆內充斥著飢荒、瘟疫、疾病、飢餓和暴力,然而有一件惡行甚至使這些都顯得微不足道:公元 70 年聖殿被毀。這顛覆性地改變了猶太人的身份、他們的世界觀以及他們的宗教習俗,其後果甚至延續至今。

羅馬人統治下猶太人的生活

羅馬人對猶太人的政策在公元一世紀時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幾位皇帝很善待猶太人,他們給予猶太人更多的基本特權,如稅收減免、軍事豁免和宗教自由。事實上,猶太教在當時是被允許的宗教(religio licita),即使猶太人是不能容忍其他宗教的一神論者。

然而,很多羅馬皇帝都厭惡猶太人的宗教不寬容行為,尤其是在涉及對羅馬神詆的崇拜時。這導致猶太人成為懷疑、仇恨和迫害的對象。正如使徒行傳五章36-37節以及二十一章38節所記載的那樣,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對此也有記載,整個一世紀發生的數次暴亂和起義證明瞭這一點。這些事件只會增加對羅馬皇帝對猶太人的懷疑,限制他們的政治權力。

即使是掌權的猶太人也對羅馬皇帝唯命是從。他們往往更在乎取悅凱撒,而不是取悅以色列的上帝。他們的身份地位類似於分封王,受到羅馬的約束,必須執行凱撒大帝的旨意。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徹底希臘化,就像他們之前的祖先一樣,欣然接受亞歷山大的希臘化融合戰略。

歸根結底,猶太人從來沒有完全處於羅馬人的控制之下。那位掌控歷史的主,那位”改變時候”、”廢王立王”(但二21)的那一位主一直護理性地帶領著祂的教會,及至”時候滿足”(加四4),那位真正掌權的君王降生(彌五2)。

本文選自耶穌時代猶太人的生活系列合集。

David E. Briones
David E. Briones
(大衛‧布里昂斯) 大衛‧布里昂斯博士是費城西敏寺神學院的新約副教授,以及信正長老教會的教務長老。他著有《保羅的財務政策:一種社會學─神學方法》(Paul’s Financial Policy: A Socio-Theological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