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什麼是驕傲?
2025年06月11日
什麼是謙卑?
2025年06月18日
什麼是驕傲?
2025年06月11日
什麼是謙卑?
2025年06月18日

什麼是智慧?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美德與惡行系列的第十篇。

智慧的開端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已經使用了許多方法來追求智慧。哲學被定義為「對智慧的熱愛」或「對知識的追求」,然而,當我們想到有像存在主義、享樂主義或斯多葛主義等各種不同的哲學時,我們可能會想知道追求同一個目標為什麼有如此極端的分歧。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哲學是現代才發展出來的,但聖經包含了許多關於違反規範倫理和否認真理的案例研究(詩五十三1;羅一18-31)。那麼,聖經對於智慧這種美德是怎麼看的呢?簡單來說,智慧就是在特定情況下為了神聖的目的應用真理。

查考聖經智慧文學——如箴言,傳道書和約伯記,我們會發現各種文學技巧被用來進行教導,也有一些「規則」例外。1 智慧被擬人化為保護者和女性,對緊握智慧的人來說,智慧就是生命樹(箴二11; 四6; 三18)。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許多有關智慧的例子,這些例子觸碰到我們生活中最困難的問題,而不是去否認問題的存在。智慧這個美德並不僅僅是受過教育、很有經驗或受人尊敬之人的特權。智慧對於平凡人來說也可以是唾手可得的。主將智慧慷慨地賜予那些向他求知識的人(雅一5-7)。對於那些深知世界詭詐的人來說,這真的是一種極大的安慰。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一7; 九10;詩一一零10)。這種畏懼描述的是一種尊敬的姿態,而不是躲藏或羞愧。敬畏承認上帝是創造主、是萬物的中心、也是所有真理的堅實基礎。我們在生活中的許多經驗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迷失,甚至感到被囚禁。然而,獲得智慧只需要謙卑(箴十一2)。

認識愚昧

聖經使用的其中一種文學工具是「愚昧人」。愚昧人與智慧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智慧的生活。我們很快就會意識到,愚昧不僅僅是「在那裡」——當我們照鏡子時也可以找到愚昧的蹤跡。甚至連莎士比亞也認識到了這個真理,他說:「愚昧人自以為聰明,但智慧人清楚自己是愚昧人。」2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與訓誨。」(箴一7)愚昧意味著什麼?奧古斯丁說:「當真理照亮他們時,他們就愛真理;當真理指控他們時,他們就恨真理。」3 而且,聖經反覆強調的是愚昧人「自以為有智慧」(士二十一25;箴三7;賽五21)。

在聖經中,智慧和愚昧屬於道德範疇。愚昧人否認上帝和他的智慧(箴十四1)。智慧人擁抱上帝和他的智慧(箴三5-7)。愚昧人常常因為欺騙,通常是自我欺騙而被人認出來(見林前三18;雅一22-24)。智慧人關心真理。雖然愚昧人可能會努力保持看起來很聰明的樣子,或是扮演聰明人的角色,但最終他會因自己所結的果子被人認出來(太七)。

應用智慧

以人為中心的智慧是自私的,而「從上頭來的智慧,首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三17)。與其對任何理由保持開放的心態,這個理由更尋求上帝如何在他自己的話語中顯明自己。與被欺騙相反,真正的智慧是以確定的真理為中心的。這對於生活中最大的衝突來說非常有用(參見伯二十八12-28;太十16;徒七9)。沒有人能預言上帝的護理;我們必須有智慧的生活框架,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應用智慧。再說一次,智慧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應用的真理。

淺薄的理解只信任飽經風雨的道路(箴十四12)。然而,智慧是倚靠相信主(詩一四六3-5)。我們的最終準則並非時下流行的觀點,智慧人「將他的房子建在磐石上」(太七24)。智慧不使用力量或強迫,而是以謙卑和勇氣訴諸良知。雖然謙卑的路可能充滿痛苦,但「屬神的憂愁會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以致得救恩」(林後七10)。這就是為什麼運用智慧是一種信靠、可教導的、管家性的以及誠實的行為。這種信靠不在於人或我們所處的環境,而在於上帝的供應,他的全知以及他的永恆良善。

在智慧中成長

我們在福音中擁抱智慧,這福音是透過神的話語帶給我們的,因為基督自己就是「神的智慧」(林前一24)。我們透過聽釋經講道成為學習上帝話語的學生,並成為上帝的創造的學生,提升我們的智慧技能。一個積極的學生會學習詢問技巧,並形成反思和評估的習慣。這些反思幫助我們在學習中建立更多的聯繫,因為我們在所有美好、真實和美麗的事物中發現上帝美好性情的迴響。我們勤奮地追求智慧,以便認識向我們啟示自己的上帝,正確地認識我們自己,並不斷增加我們對神所創造的世界的理解,這就是我們永遠要做的事。

追求智慧並不是要有一個萬無一失的計劃。我們學習是為了將所學謙卑地應用到生活中。對上帝法律的無知經常使我們陷入罪,我們可能會對自己的愚昧感到驚訝。智慧就是準備好評估並再次嘗試。智慧可以挽救我們錯誤的決定以及那些我們無法預見的後果。如果我們願意屈膝,應用智慧就永遠不會太晚。願我們擁抱那位為他的名引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的牧人(詩二十三2-3)。


  1. 請參閱麥克斯·羅格蘭(Max Rogland)的「如何閱讀智慧文學」,這是一個簡短且有用的解釋
  2.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3. 奧古斯丁(Augustine),《懺悔錄》(Confessions)

本文選自《美德與惡行》系列合集。

Meredith Myers
Meredith Myers
梅雷迪思·邁爾斯(Meredith Lee Myers)是林格尼爾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的網頁編輯,畢業於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的厄斯金神學院(Erskine Theological Semi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