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国与地上的国
2025年04月02日
世俗的祝福
2025年04月08日进入王国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的第五篇。
登山宝训的大部分内容是耶稣关于天国生活的教诲。这包括明确和具体的道德教育。具体的伦理教义或多或少以马太福音7:12中的黄金法则结束。从那时起直到布道结束(马太福音7:13-27 ),耶稣给出了四段令人难忘的评论。这四个论点都要求读者认真考虑自己是否真正相信神国的君王。
这四条评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选择——一个人要么在王国里,要么不在。是的,生活中有很多情况,其中现实就是各种灰色的连续体。但对于这个问题,不存在灰色地带;没有第三条道路。只有为三位一体的神而活或不为神而活。
第一个令人难忘的评论对比了狭窄的道路和宽阔的道路(马太福音7:13-14 )。真正的信徒通过窄门进入天国,并沿着狭窄的路继续前往他最终的家园。城门狭窄,道路狭窄,通行困难。从隐喻层面来说,携带大量物品和行李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进会撞到墙壁和树篱。在现实层面,耶稣指出天国的道路有其困难。例如,正如耶稣曾经说过的,走在窄路上的人可能会因相信耶稣而受到辱骂和迫害(马太福音5:11 )。一般来说,不会有大批人群涌向狭窄的道路。
“因为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4 )。
相比之下,在隐喻层面,宽阔的门和道路使旅行变得容易。可以携带很多行李,没有问题。事实上,即使这条路上有很多人,但它非常宽,不会造成拥堵或撞到别人的行李。从现实层面来看,耶稣注意到有些人并不真正信靠他。从短期来看,这是许多人做出的简单选择,但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马太福音7:13 )。
其次,耶稣指出了天国里的子民所面临的困难(马太福音 7:15-20 )。他们将受到假先知的攻击。事实上,这些假先知看似是王国的成员。但事实上,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狼。耶稣指出,错误的教导和自私的行为所结的“果实”最终会显露出他们的真面目。他使用农业隐喻来阐明他的观点。荆棘丛里采不到葡萄,蒺藜里也采不到无花果。好果实来自健康的树木,而不是患病的树木。坏果子来自病树,而不是健康的树。最终——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马太福音7:19 )。
虽然这一观点涉及假先知,但耶稣也巧妙地强调,所有真正的王国成员都会结出好的“果实”(见路加福音 6:43-45 )。他们将会相信并且采取适当的行动。假先知的标志和王国假成员的标志是一样的。是的,真正的信徒确实会犯罪,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应该以真实的信仰和善行为特征。正如假先知的印记和假成员的印记是一样的,最终的结局——“砍下并扔进火里”——也是一样的。不信任耶稣的后果是严重的。
第三,在马太福音7:21-23中,耶稣谈到那些不真正相信他的人。在审判时,他们可能会说“主啊,主啊”,并指出他们为上帝所做的事。不幸的是,他们会听到令人震惊的话语:“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3 )在审判时,只有两组人:跟随主的人和离开主的人。
耶稣知道,在历史情况下听他讲话和后来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是一个混合群体。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信徒;但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耶稣的评论旨在让每个人思考他是否真正相信他,以及他的生活是否反映了这一现实。谁能进入天国?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马太福音7:21 )。
有些人不会认真对待耶稣的观点——他们去教堂或有“属灵”,这就足够了。其他人会把这个评论铭记在心。一些人在重新审视自己之后,会第一次真正地相信。对于已经是信徒的人来说,重新评估自己以确认自己的使命和选择总是适当的(彼得后书 1:10 )。
耶稣的第四条也是最后一条评论是众所周知的(马太福音 7:24-27 )。我对童年时在主日学校和假期圣经学校上学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约翰·加尔文也对此深感震惊。他特别指出这一点,称其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比喻”,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太恰当。
耶稣首先宣称,天国的人是“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人”(马太福音7:24 )。这是一个明智的人。愚蠢的人可能听到了耶稣的话,但并没有真正相信或遵守它们。然而,令人难忘的是耶稣用来比较两者的比喻。聪明的人把房子建在岩石上。雨水、洪水和强风都向它袭来。“只是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马太福音7:25 )。愚昧人把房子建在沙土上。同样的雨水、洪水和风向它袭来,但在这种情况下,房子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严重”(马太福音7:27 )。同样,两个选择。在岩石或沙土上建造——也就是说,无论是否相信耶稣。请注意,耶稣在登山宝训的结尾提到了在沙地上建房子,甚至强调了这种选择的毁灭性——“房子倒塌得非常严重”。
对于那些有耳朵可以听的人来说,令人好奇和惊奇的是,耶稣在这四条评论中都提到了自己。在第13至14节中,他是一条狭窄的道路。“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 14:6 )。
在马太福音 7:15-20中,耶稣警告人们提防假先知,而他是以真正的先知的身份这样做的。这在稍后的岩石/沙子比喻中得到了清楚的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是建立在磐石上还是沙土上,取决于他是否“听见这些话就去行”(马太福音7:24 )。此外,耶稣不是狼,而是关心羊的真正牧羊人:“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翰福音10:27 )。
在马太福音 7:21-23中,耶稣称自己为“主”和审判者。此外,他称上帝为“我的父亲”,暗示他是独一无二的儿子。耶稣后来谈到他自己和审判时说道:“当人子在他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马太福音 25:31-32 )。
最后,在马太福音7:24-27中,耶稣除了如上所述是先知之外,还是根基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书10:4 )。“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哥林多前书 3:11 )请注意,耶稣是以他自己为基础而结束的。人们需要相信这个基础。我们一切的行为,都是我们身处天国的证据,最终都是因为那根基、那磐石、那主耶稣基督的恩典。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选择有很多种,而不只是两种。但从更真实的意义上讲,实际上只有两种选择:基督选择和非基督选择。非基督的选项有很多选项,但它们都归结为一个反对基督的选项。耶稣宣称,只有狭窄的路和宽阔的路;只有结好果子的好树和结坏果子的坏树;只有与他同在的人和离开他的人;最后,只有建在岩石上或沙土上的人。两个选择:基督或非基督。
本文选自《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