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憤怒?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什麼是節制?
2025年05月19日
什麼是貪慾?
2025年05月26日
什麼是節制?
2025年05月19日
什麼是貪慾?
2025年05月26日

什麼是憤怒?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美德與惡行系列的第三篇。

憤怒作為人類的惡習有兩方面獨特之處。第一,聖經以擬人化的方式描述了上帝的憤怒。上帝不會因自己的慾望、驕傲或懶惰發怒,但他確實會發怒(例如出三十二11 )。上帝會對邪惡表達神聖的不悅。因為上帝是完全公義的,所以會對憤怒有正確的理解和呈現。

二,生氣的人往往對自己的憤怒視而不見。罪固然會使我們盲目,但憤怒卻是獨立的。憤怒對除了發怒之人以外的其他人來說往往都是顯而易見的。缺乏自我意識就是憤怒的特點。事實是,我們越生氣就越確信自己是對的,其他人是錯的。我們可以將憤怒這些獨特的特性存記於心,以下是對憤怒簡短的、合乎聖經的描述。

憤怒的要素

憤怒說,「那是錯的。」這是一種判斷,而判斷是我們人性的本質。人類無法不對某事做出判斷。我們被造的其中一個使命就是分辨善惡,我們被造是為了效法主並順服他來判斷是非對錯。

憤怒說:「我會撥亂反正。」憤怒是被迫去糾正錯誤。這種錯誤是超過了可以忽略不計較的過錯的那種程度的錯誤,憤怒意識到應該對此採取行動。

上帝的憤怒

上帝在他的憤怒中仍是公義和良善的。神恨惡高傲的眼、說謊的舌頭、殺人的、圖謀惡事的心、作假見證的、散佈紛爭的人(箴六16-19 )、不誠實的天平量器(箴二十10 )以及離婚所造成的不公義(瑪二16 )。所有這些都是對撒旦性情的模仿,都將受到審判。而我們的神是一位戰士,他會使事情回歸正位(詩十八6-8)。

我們可以觀察這種神聖的憤怒是如何展現的;聖潔的憤怒與我們的憤怒完全不同。神「不輕易發怒」(出三十四6)。即使在他公義的憤怒中,他仍願意為他的子民提供救助(出三十二14)。他的憤怒是有限制的,而他在基督裡的愛卻無邊無際。當他啟示了他的神聖計劃,即他的憤怒將被轉移:他公義的兒子要代替我們被破碎,此時他的愛就完全顯明了。

耶穌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在憤怒中也是善良的。當法利賽人試圖制止耶穌醫治一個手枯乾的男人時,耶穌很憤怒(可三5);當兌換銀錢的人干擾外邦人進殿崇拜時(約二13-17),耶穌很憤怒;當耶穌的門徒試圖阻止小孩子接近他時(可十14),他也很憤怒。然而,請注意,耶穌的憤怒不僅僅是他的反應,也表達了天父上帝的意願(約六38)。

我們的憤怒

我們的憤怒常常帶著偽裝。
我們從謀殺、暴力、仇恨、吼叫、爭吵、咒詛、衝突、指責、復仇、興奮、嫉妒、誹謗、閒言閒語、以他人的困擾取樂、諷刺、嘟囔和抱怨、迴避和沉默中都可以找到憤怒。如果你認為你沒有憤怒的問題,那就先假設你有。

我們的憤怒往往被驕傲和自私的慾望所驅動


我們被呼召要在憤怒中效法耶穌,就像在使徒行傳,哥林多前後書,和加拉太書等書卷中所描述的,使徒如何正面地表達憤怒。如今基督徒可以靠著聖靈的力量去這樣做。然而,我們在這裡必須發出警告:人憤怒的時候就好像我們是公義的法官,好像我們自己的榮耀岌岌可危,好像審判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我們的憤怒常常是驕傲的,充滿了自私的慾望和對自身權利的投入(參考雅四1-10)。即使我們的憤怒針對的是他人的不公義,往往也像是不對任何人負責的自治警衛行動。有罪性的憤怒並不尋求上帝,它更關心正義而不是愛,並且忘記了我們已經領受的憐憫(太十八)。

我們的憤怒常常是效法撒旦的憤怒


憤怒致命的性質比看起來的樣子更令人恐懼。我們的憤怒常常揭示我們參與了肉體-死亡-魔鬼的聯盟。我們效法那「從起初就是殺人犯、說謊的」(約八44)。這種夥伴關係解釋了為什麼憤怒常常被誤認為是好的而不是邪惡的,以及憤怒的人為什麼會相信自己的謊言。

我們的憤怒因其罪惡的毒根應受到死的懲罰;耶穌卻將罪應得的死承擔在自己身上


我們希望聖靈將我們帶入光明,使我們對自己憤怒的殺人的行為感到懊悔,顯明耶穌的忍耐和使人潔淨的血,好叫我們能夠帶著信心和悔改之心來到耶穌面前,為我們的罪悲哀(雅四9),向我們所得罪的人求饒恕,學會敬畏並感謝神(林後七10)。

當然,還有更多可以說的。例如,這裡沒有提及我們在幫助憤怒之人時所需要的牧者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選擇專注於憤怒之人的恐懼、孤獨,或是過去的他們曾經如何作為憤怒的受害者。憤怒確實可以與這些因素互相影響。但至少,這個概述足以幫助我們省察我們靈魂中的憤怒。

本文選自《美德與惡行》系列合集。

Edward T. Welch
Edward T. Welch
愛德華·韋爾奇(Edward T. Welch)博士是基督教輔導與教育基金會(Christian Counseling & Educational Foundation,CCEF)的教員。他擔任輔導員超過三十年,著有幾本書籍,其中包括《成癮:墳墓中的宴會》(Addictions: A Banquet in the Gr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