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潔淨的基督那樣潔淨自己
2022年05月04日有祂就夠了
2022年05月11日祭司的國度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耶穌身為大祭司的禱告系列的第七篇。
我在國外留學期間有機會去幾個國家旅行,最近有一次在查看護照的時候,我翻到印章和簽證的那一頁,發現自己去過能稱被為「王國」的國家只有一個。盡管世界上仍存在著許多王國,但我們仍然很難理解上帝使祂的教會成為一個國度到底是什麼意思。
同樣地,有些教會沒有牧師,所以牧師的職分可能會讓人覺得很遙遠,甚至跟自己不相關。長久以來,關於祭司失敗、虐待的消息或其他醜聞層出不窮,這也讓我們很難理解教會受上帝呼召成為祭司的職分和目的。
在接下來的內容裡,我想簡單扼要地談一談以下幾節經文:出埃及記十九章第 6節;彼得前書二章第5、9節和啟示錄一章第6節;五章第9節,希望能幫助教會更加掌握自己作為祭司國度的身分和目的。
在查出埃及記十九章第6節前,我們需要記得摩西是在埃及法老王室中長大的,因此,他很可能也見識到了埃及的祭司制度。這些祭司服事諸神,並有不同的等級。可以說,「國度」和「祭司」就是摩西的生活環境,他也了解王室繼承人和祭司的身分與責任。在出埃及記十九章第6節中,當上帝宣布以色列將成為祭司的國度時,這些熟悉的概念可以應用於整個以色列國。以色列人被上帝從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來,成為祭司的國度,服事和敬拜上帝,
而新約的教會則是「祭司國度」更大的實現。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相似之處非常明顯:以色列靠逾越節羔羊的血得救,教會則是靠耶穌的寶血得救,祂是最後的逾越節羔羊;以色列是一個祭司的國度,現在的教會也是一個祭司的國度。然而,以色列和教會間還是有個顯著的區別:以色列只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但教會卻是由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組成的(啟七9)。現在來討論彼得前書第二章和啟示錄第五章,這兩處經文都說明了教會身為祭司國度的意義。
彼得前書二章第5節中,教會是「聖潔的祭司」,為的是要「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得在之後的經文中再次提到:「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第9節)。彼得將出埃及記十九章、以賽亞書四十三章和其他舊約經文中所使用的語言應用在了猶太和外邦的基督徒身上。
這幾處經文中將舊約以色列的稱號應用於集合了不同民族國家的新約教會。
在啟示錄一章第6節和五章第9-10節中,約翰表達了與彼得前書二章中相同的意象。啟示錄一章第6節中,約翰問候了七間教會,並對他們說耶穌用自己的血釋放了這些教會,使他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約翰在後面第五章的經文中說自己看到了一隻好像被宰殺的羔羊,並且在天上的聚會唱了一首新歌:
「祢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祢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啟五9-10)。
彼得前書和啟示錄都將舊約以色列的名應用於種族多元的新約教會。當我們想到我們已經擺脫奴役、成為神的國民和祭司時,這是非常令人讚嘆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想法隱藏起來,不讓它們抓住我們的心,也不對我們蒙召為上帝而活產生影響,這就會就錯失重點,因為這個事實會帶給我們許多實際的應用。
首先,我們是一個祭司的國度,因為耶穌是偉大的祭司君王(來五-七章)、獅子(君王)和羔羊(祭司;啟五)。祂以君王的身分贏得勝利,因為祂獻上自己成為最終贖罪祭,救贖了我們。直到現在,耶穌仍統治著我們,並為我們代求。
第二,上帝救贖的子民與世界上其他人是分別開來的,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屬靈的國度。我們生活在祂升天後且充滿恩典的統治之下。此外,因為我們有份於基督,因此也與祂一同掌權(啟五10;二十二5)。
第三,教會是個祭司的國度。人非聖潔就不得親近上帝。神呼召我們過聖潔的生活,因為祂自己是聖潔的(彼前一15)。我們必須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十二1)。身為聖潔的祭司,教會不再獻上血淋淋的祭物,而是一同獻上屬靈的祭,以讚美、敬拜和見證宣揚上帝的聖名。「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十三15)。
我們因羔羊的寶血得蒙救贖,成為祭司的國度是我們極大的特權。因此,我們要滿懷喜樂和感恩,努力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名。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