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使徒行傳》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關於《約翰福音》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3月27日
關於《羅馬書》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4月04日
關於《約翰福音》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3月27日
關於《羅馬書》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4月04日

關於《使徒行傳》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的第十八篇。

《使徒行傳》在新約中獨樹一幟。四部福音書見證了耶穌在世上的傳道生涯、耶穌的獻祭以及耶穌得勝的復活。二十一封書信說明耶穌的身份和使命,並引導我們以信心所形塑的愛來回應耶穌的救贖。《啓示錄》揭示了世界上明顯可見的災難背後所隱藏的衝突,向我們保證羔羊已經得勝。只有《使徒行傳》敘述的是復活升天的主為教會奠定根基的那幾十年所發生的事。

1. 《使徒行傳》是照亮福音書和書信之間「隧道」的泛光燈

如果新約中沒有《使徒行傳》這卷書,那我們在閱讀(新約)的時候就會感覺像是坐在沒有燈光的車廂裡經過隧道。火車進入隧道又駛出隧道、然後重新行駛在明晃晃的日光之下,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眼睛會需要重新適應環境,此時我們會發現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同行的旅客變了、搬運工變了,乘務員也變了。

隨著福音書的結束,復活的主耶穌通過「許多的憑據」(徒一3,路二十四、太二十八、可十六和約二十一至二十二這幾章的總結)證明祂復活的真實性。雖然作為祂使徒的見證人都是猶太人,但耶穌委派他們將祂的福音傳到萬國。隨著福音書的結束,施洗約翰關於耶穌將「用聖靈和火」為人施洗的預言(路三16)仍在等待實現,耶穌表明這很快就會發生(路二十四49;約十五26)。

我們一出隧道就遇到了保羅。保羅自稱是基督的使徒,但當復活的耶穌向馬利亞、彼得等人顯現時,卻沒有保羅的身影。耶穌復活 20 年後,保羅給希臘羅馬幾所城市的信徒寫信,這幾所城就是帖撒羅尼迦、加拉太、哥林多、羅馬、腓立比、以弗所、歌羅西。保羅在書信中承認他曾經迫害耶穌和祂的子民,但現在他全心全意地服事耶穌、尊祂為主。如此徹底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保羅寫信的對象是外人,也就是聖經中說的「外邦人」,他們從前「在以色列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弗二11-13)。因此,耶穌希望神恩典的國度傳到地極的願景正在實現。是什麼事件引發傳福音的焦點從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太十五24)轉移到「這羊圈」之外的「另外的羊」(約十16)身上的?

保羅的會眾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林前十二13)。他們「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結出聖靈的果子(加五16-25)。彌賽亞事工的巔峰(這是約翰的說法)——神的靈的澆灌——是何時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的?

《使徒行傳》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隧道中的一盞明燈。五旬節那天,耶穌以聖靈為跟隨祂的人施洗(徒一4-5;徒二)。後來,主派彼得向外邦人傳福音,並驚嘆於聖靈如何歡迎外邦人進入神的家(徒十-十一)。我們見到了掃羅(就是後來我們所知道的保羅),耶穌的榮耀使保羅眼盲了,保羅卻因此從基督徒的迫害者轉變成了「道」的傳講者(徒九)。保羅跋山涉水,四處奔走傳講”萬民之光「(徒一8;徒十三46-47)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知保羅寫信對象的那些教會的背景(徒十三-二十八)。神是何等的智慧和仁慈,引導路加以《使徒行傳》這第二卷書來補充來他的「第一卷書」(也就是第三卷福音書)。

《使徒行傳》通過敘述主耶穌如何為祂的教會奠定根基、澆灌神的聖靈並以恩典接納外邦人,將福音書和之後的書信聯繫起來。

2. 復活並掌權的基督是《使徒行傳》這齣戲的主角。

路加在描述《路加福音》是關於「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也就是在暗示《使徒行傳》敘述的是耶穌升天之後繼續所行和所教訓的(徒一1-2,著重引號為作者後加)。由於《使徒行傳》描述了彼得(徒一-十二)和保羅(徒十三-二十八)的使徒事工,因此「眾使徒行傳」和「使徒行傳」這兩個標題很早就出現在了這部書卷上。然而,路加想讓我們知道,指導和授權教會成長的真正的英雄是復活的主耶穌本人。

正如耶穌在世上傳道時揀選了使徒(徒一2),耶穌也選擇了另一位使徒代替猶大(徒一21-26)。聖靈在五旬節降臨是耶穌的工作:「祂既被神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徒二33,著重引號由作者另加)。

耶穌是「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初代教會的那一位主(徒二47;見徒五14;十一21-22);當一個曾經瘸腿的人在聖殿院子裡跳起來時,彼得和約翰引導為此感到驚奇的人群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那位真正的醫治者身上:「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個人,因‘信耶穌的名’,就強健了;又因【信耶穌】,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徒三12、16,著重引號由作者另加;徒四9-10);瞎了眼的迫害者掃羅問道:「主啊,你是誰?」 掃羅得到的回答是:「【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九5,引號由作者另加)」。「 耶穌揀選了掃羅,「叫他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九15)。保羅和巴拿巴將新信徒及他們的長老所交托看顧的那一位是主耶穌(徒十四23);打開呂底亞的心門、讓她接受福音的是主耶穌(徒十六14-15);在哥林多鼓勵保羅「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的是主耶穌(徒十八10),在監獄裡鼓勵保羅的也是主耶穌(徒二十三11)。

《使徒行傳》持續不斷地呼召人關注升上高天之後的主耶穌透過聖靈親臨教會。基督不是一位我們無法靠近、遙不可及的專制君主。雖然祂在天上、在神的右手邊掌王權,但祂仍然是在地上「與我們同在的神」。祂以大能的靈維持教會的生命,推動教會的成長。耶穌信守自己的諾言:

• 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太十六18 )

•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十四18 )

•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20 )

《使徒行傳》向我們展示了充滿活力、掌管萬有的耶穌,祂也透過祂的聖靈在祂的教會中永存,將神恩典的光芒傳到地極。

3. 《使徒行傳》將教會的成長與道的成長等同起來。

在《使徒行傳》中,路加在敘述某些特定的事件之間穿插總結了這些事件持續性的影響,路加在他的福音書中也使用了這種寫作手法(路一80;二40,52;四14 等)。成千上萬的人在五旬節信主後「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 他們分享資源,一起在聖殿敬拜,一起吃飯(徒二42-47;徒四32-35;五12-十六;九31;十六5)。

這些影響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是道的「成長」:

• 徒六7: 神的道成長起來(auxanō),門徒的人數在耶路撒冷大大增加(作者譯)。

• 徒十二24:神的道日見成長(auxanō),越來越多(作者譯)。

• 徒十九20:於是主的道逐漸增長(auxanō),大有得勝的能力(NASB) 。

路加指的是教會在人數和屬靈成熟度上的成長。他把教會的成長描述為「道的成長」,因為使徒們在聖靈的能力下所傳揚的話語是基督俘獲人心的強大武器,也是餵養神的兒女讓他們日漸成熟的養料。

在整本《使徒行傳》中,佈道和演講佔主導地位,這表明神的道在教會生活和使命中發揮核心作用。在聖靈降臨之前,彼得已經就向聚集的信徒解釋了猶大的背叛和補猶大的缺這兩個事件是如何應驗聖經上的話的(徒一15-22)。在五旬節,彼得說明了詩篇十六篇和一一零篇以及《約珥書》第二章如何預言了耶穌的復活、升天以及聖靈的澆灌(徒二14-36)。彼得和約翰向聖殿的眾百姓以及他們的領袖作見證,唯有耶穌的名能拯救人的生命(徒三-四)。司提反回顧了以色列那段令人羞愧的歷史,以色列人拒絕神所派來預先傳說義者要來的那些人,巔峰在於他們把那位義者耶穌也殺了(徒七2-53)。彼得向外邦人傳講福音(徒十34-43);在會堂裡,保羅向眾人說明《聖經》如何應驗在彌賽亞耶穌身上的(徒十三16-41;十七2-4、11、17)。此外他還對多神教的異教徒(徒十四14-17)、溫和有禮的哲學家(徒十七22-31)、猶太群眾(徒二十二1-22)以及外邦統治者(徒二十六1-23)講道。使徒們講道是為了解決教會的紛爭(徒十五7-21)以及裝備教會領袖(徒二十18-35)。《使徒行傳》結束時,保羅仍被羅馬人關押著,但他仍在「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徒二十八31)」。

為什麼在教會稱之為《使徒行傳》的這卷書中要記錄這麼多講道呢?《使徒行傳》教導我們一個重要的功課:基督的教會不是通過市場分析或人想出來的策略而有所成長的,更不是通過神跡奇事來發展壯大的,神跡只是神曾經用來證實使徒們的見證的(來二3-4;林後十二11-12)。教會最終是通過使徒們在聖靈的大能中傳講恩典的道才得以成長的。

耶穌(可四8)和保羅(西一6)也曾經用過農作物種子的「生長」來比喻道道成長。

本文選自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合集。

Dennis Johnson
Dennis Johnson
丹尼斯·約翰遜博士(Dennis E. Johnson)是加利福尼亞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實踐神學名譽教授,田納西州代頓市威斯敏斯特長老會助理牧師。他著有多本書籍,包括《通過耶穌的道與祂同行》(Walking with Jesus through His Word,)、《羔羊的得勝》(Triumph of the Lamb)和《一起學習使徒行傳》(Let’s Study 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