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士師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關於《約書亞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2月16日
關於《路得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2月22日
關於《約書亞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2月16日
關於《路得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2024年02月22日

關於《士師記》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的第七篇。

《士師記》由兩段引言(士一1-二5; 二6-三6)、兩段結論(士十七1-十八31;十九1-二十一25)、關於十二位士師(六位大士師和六位小士師)的敘述以及關於一位不是士師的亞比米勒的敘述(士九1-57)組成。這是一部繁複的文學作品,記錄了從嫩的兒子約書亞死之後(士一1;二8)到以色列出現君主制之間的一段以色列歷史。從神學角度來看,《士師記》以耶和華信實地堅守盟約為背景,記述了以色列因為偶像崇拜逐漸走向不忠於盟約的衰落的歷程。讀《士師記》時,你需要知道以下三件事:

1. 《士師記》中的士師是基督的原型(types)。

士師是由主興起的,聖靈使他們有能力拯救神的子民,確保土地的安穩,並幫助以色列人順服盟約(士二16-19)。現代解經家通常認為士師都是道德敗壞的人,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墮落的時代。然而,新約或教會歷史早期對該書的解釋卻並非如此。

請看希伯來書中的評價。基甸、巴拉、參孫和耶弗他(一些我們認為犯了最嚴重的罪的士師),連同大衛和撒母耳一起被描述為「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來十一33-34 )。(新約作者)對這些忠心僕人的讚美一直持續到第 40 節,他們被進一步描述為「世界不配有」的人(來十一38)。

其中一個歷史上對士師的最早的評價與之是互相吻合的。便·西拉(Ben Sira)寫道:「還有眾士師,各按名次,心裡從來沒有犯淫行,也從沒有轉身離棄主;願人記念他們而得福。願他們的骸骨在原處復甦,願他們再次聲名鵲起,在尊榮之人的子孫中延續。」(便西拉智訓四十六11-12)。

當你讀士師記的敘述時,請記住它們是為教訓我們而寫的(羅十五4),目的是讓我們定睛仰望耶穌(來十二2),耶穌與參孫一樣,都是由主興起,為拯救上帝的子民而捨命(士十六30)。

2. 《士師記》的結構是神學性的、而非時間性的。

在閱讀《士師記》時,你會看到至少三組不同的數字:敵人壓迫以色列人的年數、土地免受壓迫的年數(國中太平的年數)以及士師任職的年數。例如,在被摩押王伊磯倫壓迫了 18年之後,耶和華興起以笏拯救他們(士三14-15),此後國中太平了 80 年(士三30)。類似的記載也用來兩次記錄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年(士十五20;十六31)。

一些解經家試圖通過將所有數字相加來推斷出士師任期的時長。然而,由於有些敘述在時間上是重合的,有些時間段之間也有空檔,因此我們無從知曉士師執政的年數。士師們大多只解救了某個地區神的百姓,基本上沒有哪一位士師拯救了整個以色列。此外,本書卷兩個結尾中的第一個事件,即摩西的孫子約拿單被任命為但不合法的祭司(士十八30),這個事件應該發生在士師時期的早期,而不是末期。因此,本書的結構是神學性的,而不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士師記》雙重引言和結論是相互照應的。第一段引言和第二段結論相互照應,記述了以色列在產業方面的危機,特別是以色列未能成功得地(士一1-二5),以及便雅憫支派因犯所多瑪式的罪惡而幾乎被完全滅絕(士十九1-二十一25)。第二段引言和第一段結論也相互照應,記述了以色列人的信仰危機,其表現為他們不斷地拜偶像,這也是他們道德敗壞、無法擁有那片土地的原因(士師記二6-三6; 十七1-十八31)。

在這些引言和結論之間,我們會看到關於士師的敘述。六位主要的士師分為兩組,每組三人:俄陀聶、以笏、底波拉/巴拉為一組;基甸、耶弗他和參孫一組。所謂的小士師是指對他們的敘述非常簡短(三節以內),沒有像描述大士師時那些公式化的敘述。將小士師包括在內是為了補齊十二這個數字,好與以色列支派的數量相對應。小士師的位置和分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關於大士師的敘述。珊迦標示著關於底波拉/巴拉的記載的第一個高潮。然後,陀拉和睚珥標記了關於耶弗他的敘述高潮。最後,以比讚、以倫和押頓預示著參孫為最後一個有關士師的敘事,也是最有戲劇張力的士師的敘事。

隨著關於大士師的敘述逐漸深入,以色列的墮落在加劇,士師拯救的代價也越來越大,最後一位士師必須獻出生命才能戰勝敵人(士十六30)。

3. 《士師記》為以色列君主制的出現作了鋪墊。

人們普遍認為,《士師記》結尾四句不斷出現的話預示著以色列的君主制即將出現: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士十七6;十八1;十九1;二十一25)。緊隨其後的是對當時那個時代的本質的描述:「各人任意而行」(士十七6;二十一25)。以色列需要一位瞭解上帝、遵行律法並且也帶領百姓遵行律法的王(見申十七14-20)。

隨著以色列頭兩位君王掃羅和大衛的出現,《士師記》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預備我們迎接即將在以色列發展的君主制。整卷《士師記》貫穿著猶大與便雅憫支派之爭,大衛所代表的猶大支派逐漸興起、掃羅所代表的便雅憫支派漸漸衰落(掃羅)。例如,在《士師記》第一章中,有 19 節經文專門記述猶大相對成功地佔領了自己的領土(士一2-20)。緊接著的一節經文記錄了便雅憫人未能完全佔領地土,並繼續與迦南人居住在一起:「但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與便雅憫人一起住在耶路撒冷」(士一21)。最後,在《士師記》第十九章,基比亞的便雅憫人犯了所多瑪人那樣的罪(創十九),整個支派幾乎要滅絕(士二十-二十一章)。因此,當以色列人像其他國家一樣要求立王時(撒上八5),耶和華給了他們所要的——來自便雅憫支派基比亞城的掃羅。這無疑是一個不祥的選擇,因為掃羅確實是一位失敗的王。

本文選自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系列合集。

Miles Van Pelt
Miles Van Pelt
邁爾斯·範佩爾特博士(Dr. Miles V. Van Pelt)是密西西比州傑克遜歸正神學院舊約和聖經語言學艾倫·海耶斯·貝爾徹(Alan Hayes Belcher)教授兼聖經語言暑期學院院長。他著有多本書籍,包括《聖經希伯來語基礎》(Basics of Biblical Hebrew)和《士師記》: 12 周研讀》(Judges: A 12-Week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