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做些什麼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請指導我們
2021年10月25日
請陪伴我們
2021年10月29日
請指導我們
2021年10月25日
請陪伴我們
2021年10月29日

總要做些什麼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世代傳承系列的第四篇。

我在一所基督教學院講完關於聖召(vocation)的教義後,一位學生走過來問我是否可以給他一些指導。他來到學校的時候認為自己想成為一名牧師,但後來他被吸引想成為一名教師。他問:「我怎麼樣可以知道主希望我做什麼?」

我給了他一些關於辨別自己才能的建議,隨後他問了一個本質性的關鍵問題:「如果我做出的選擇是錯誤的怎麼辦?如果我決定做一位教師,但其實上帝是想讓我當一位牧師,或者,如果我決定成為一位牧師,而上帝並不真的希望我成為一位牧師呢?我怎麼能在上帝的旨意之外教導或傳道呢?我又怎麼可能知道上帝要我選擇這兩種其中的哪一個呢?」

然後,我想到了答案。我告訴他,「你不可能做出錯誤的選擇。如果你決定去當一位牧師──而且,由於聖召來自於我們自身以外,這點非常重要,──如果你完成了神學院的學習,並收到了教會的邀請──你就可以確信,上帝已經把你放在了教會的講台上。如果你決定去教導,而且有一所學校想聘請你,那麼你可以肯定,上帝已經把你安置在教室裡。也有可能上帝安排你現在先去教導,之後又呼召你去當牧師。」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往往不僅面臨著機會,也會經歷失敗,不僅有向你敞開的大門,也會有你被甩門拒絕的時候。

許多人認為,上帝對我們生活的旨意是我們必須去「發現」的,而且是一旦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就會錯過對的選擇的。但是,由於他們無法真的知道上帝對他們每個不同的處境有什麼具體的旨意,於是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到最後乾脆什麼都不做。

改革宗的基督徒知道,把每一件事都歸結為我們自己的「選擇」是言過其實了。的確,我們會做出選擇,但對基督徒來說,我們所信的是掌管整個宇宙的主,我們的救贖和我們的生活軌跡都不「取決於我們」。

我們真的認為上帝的意志會失敗嗎?確實,我們會違背祂顯明的旨意或祂的誡命,這就是罪的含義。我們需要研究上帝的話語,瞭解祂公義的旨意。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這往往會與我們自己墮落的意志發生衝突。我們必須在信仰中成長,以便能像耶穌那樣禱告:「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二十二42)但最終,在上帝對祂自己創造物的治理中,祂主權的意志得到了實現。

毫無疑問這位學生已經意識到了,某些職業道路對他來說是關閉的,比如成為毒販或色情業者。但成為一名教師並不是罪,成為牧師也不是。他確實要做出選擇,而做出決定需要自我審視、苦思冥想和祈禱。他必須考慮到所有實際因素:財務、時間和家庭情況。但是,一旦做出決定,他就可以確信,神一直在引導他。

這就是聖經所教導的。「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我們也要制定計劃,但「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上帝是「建立」我們所做的事的那一位。「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箴二十一31)主帶來了結果,使你成為一起實現祂的計畫的同工。

與成功神學的福音相反,世俗的成功並不一定是蒙上帝青睞的標誌,沒有成功也不代表你「在上帝的意志之外」。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往往不僅面臨著機會,也會經歷失敗,不僅有向你敞開的大門,也會有你被甩門拒絕的時候。

聖召必然不只是為了實現你的「自我價值」。跟隨耶穌的聖召需要自我否定,需要每天為我們的聖召所服事的鄰舍捨己犧牲。

在我們各樣呼召的艱難中──在家庭、在教會、社區以及工作場合中的各種艱難,也證明了上帝旨意的另一個方面:祂願意我們在信心和聖潔中成長。「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帖前四3)當我們在生命的掙扎中越發依靠祂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會成長。

通常我們在當下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的選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特別是當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終於老去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神的工作模式以及祂是如何引導我們走每一步的,儘管在當時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這些。

同時,我們必須採取行動。相信上帝的護理──上帝不僅掌權,而且更會為我們「供應」──這是一個規律,不是為了使我們成為被動的,而是要我們自由。因此,我們就可以可以確信神會與我們同在,並大踏步去迎接生活中的各樣機會和各種關係。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

Gene Edward Veith
Gene Edward Veith
韋真爾博士(Gene Edward Veith)在維吉尼亞州Purcellville的帕特里克‧亨利學院(Patrick Henry College)擔任教務長和榮譽文學教授。他著有幾本書,包括《上帝在工作》(God at Work)和《細讀字裡行間》(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