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子民個人性的敬虔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天國的王和律法
2025年03月31日
天上的國和地上的國
2025年04月02日
天國的王和律法
2025年03月31日
天上的國和地上的國
2025年04月02日

天國子民個人性的敬虔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的第三篇。

敬虔這個詞確實容易讓人感覺如鯁在喉。什麼意思呢?對某些人來說敬虔可能意味著一種自以為聖潔的態度,這種態度往好了說令人反感,往壞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屬靈驕傲。對其他人來說,敬虔深深植根於莫拉維亞福音派敬虔主義的歷史,莫拉維亞影響了約翰·衛斯理,從而影響了十八世紀乃至當今整個福音派的屬靈覺醒。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敬虔是一些實用的個人「屬靈紀律」。

馬太福音六章是著名的登山寶訓中心,它對我們理解敬虔的意義的前設以及如何以多種有趣的方式將敬虔付諸實踐很有啟發。首先,請注意我們的主所選擇的主題清單:奉獻、祈禱、禁食,我們考慮到敬虔這個主題時想到這些內容是很正常的;主再一次談到金錢時角度就不同了,考慮到金錢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很大的難題,這樣做也許就不足為奇了。耶穌最後用了一段很長的關於焦慮或憂慮的內容作為結尾,這本身並不算是「屬靈紀律」,這中間是登山寶訓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之一:先求神的國。

其次但更重要的是,請注意本章中持續存在的對比。耶穌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跟隨祂的人不要「像他們」,即那些表現敬虔的人,而是「要這樣」,要像那些只把上帝視為觀眾的人。你可以在馬太福音六章 1-2節中看到這種對比,耶穌描述了當時奉獻之人的炫耀行為,然後告訴跟隨祂的人:「不可到處張揚,好像偽君子在會堂和街上所作的一樣,以博取眾人的稱讚,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所以不要像他們一樣。而是要這樣:「你施捨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太六3)。

耶穌教導關於禱告的內容時,你可以看到同樣的對比:「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偽君子。」(太六5)所以不要像他們一樣。而是要這樣:「當你祈禱時,要進到密室裡去… 」(太六6)

我們可以在耶穌關於禁食的教導中看到同樣的對比:「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偽君子那樣愁眉苦臉… 」(太六16)相反,「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太六17)不要像他們一樣;而是要這樣。

唯一打破這種模式的是耶穌在教導天上財寶的時候。祂沒有明確地使用相同的措辭,而是用了一種暗示性的對比:「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太六19 ),暗示這是許多人的作法。我們不應該像他們一樣。相反,我們「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 」(太六20)。

在章節的末尾耶穌關於憂慮或焦慮的教導再次使用了相同的對比。在描述因追求這個世界的事物而產生的焦慮之後,耶穌說:「這些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 」(太六32)所以不要像他們一樣,而是要這樣:「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 」(太六33)。

為了理解耶穌在這裡所說的關於敬虔的內容,我們必須理解祂在教導中所對比的兩個群體。耶穌稱有些人為「hypokriteai」 或「偽君子」(太六2,5,16),稱另一群人為 「ethnikoi」,即「外邦人」(太六7,32)。談到奉獻、禱告和禁食時,耶穌要我們避免效法偽君子;談到避免效法外邦人時,我們也必須注意避免效法他們禱告的樣子,尤其要注意不要效法他們的焦慮。想必偽君子和外邦人在地上積聚財寶時都會有焦慮的問題。
「外邦人」所指的一定是古代世界持非猶太教信仰的人,當時的主流文化是希臘羅馬文化,因此,耶穌用「偽君子」一詞時所指的與祂同時代某些猶太人的做法有關。事實上,祂在第 2 節和第 5 節中都提到了「會堂」,使這種聯繫無可辯駁。我們不太會得出結論說馬太的意思是當時所有信奉猶太教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偽君子的行徑,畢竟,他之前曾真誠地描述了約瑟和瑪麗亞的敬虔,況且他自己也是猶太人。關鍵在於,耶穌時代的一些宗教領袖是偽君子,他們表現出虔誠和敬畏,但這並不是他們真實的樣子。同樣,在耶穌的時代,也有一些異教徒或外邦人對敬虔有著錯誤的理解。

從廣義上講,偽君子對上帝的認識似乎是正確的,但他們基本上對討上帝喜悅並不感興趣,而更在乎他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如何。另一方面,對上帝有著錯誤的認識,對敬虔的看法也不正確。他們認為自己說許多話就會被聽見(太六7),這意味著他們認為禱告是有魔力的,這種想法源於異教徒對上帝的看法,他們不這樣做就會感到焦慮,因為他們不明白我們的天父知道我們的生活所需(太六32)。相比之下,偽君子感興趣的更多是人們的想法,而非上帝的想法。他們希望被人「看見」(太六1),用「吹號」吸引人看見他們奉獻,顯然是為了博取眾人的稱讚(太六2)。又或者,偽君子在外面祈禱,好讓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他們在祈禱(太六5);他們禁食的時候會確保自己看起來很辛苦,以便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在禁食(太六16) )。

因此,真正的、屬神的、合乎聖經的敬虔的關鍵在於認識神並想要討神喜悅。我們要避免外邦人的錯誤觀念,認為上帝就像某種神聖的老虎機,如果我們禱告的時間足夠長、用夠多華麗的神學詞彙,祂就一定會聽我們的禱告,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此外,我們也不能認為上帝高高在上,以至於祂並不真正關心我們,因此我們最好確保自己照顧好自己。「上帝照顧那些照顧自己的人」可能是一句眾所周知的話,但這並不是出自聖經的話。

同時我們也需要避免那些受過神學教育的宗教人士所犯的錯誤,他們可能在理論上知道上帝是誰,在實際生活中卻表現出取悅人的宗教行為,而這恰恰是違背基督教基本承諾的。無論是禱告還是寫作著書,從這種標準的敬虔行為中獲得人們的讚揚是非常容易的事。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故意對人粗魯或用不明智的方式待人(另一篇文章的主題是我們需要以敬虔的仁慈與人相處)。這就意味著,正如耶穌所說,我們應該首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相信其他的一切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天父必會按著祂的智慧加給我們。

我讀過的最有影響力的講道之一是約拿單·愛德華茲關於先尋求神的國的講道。他用相當長的篇幅指出,神給我們的交易是對我們最有利的,這是任何人都會同意的。如果我們致力於關心神的國,關心祂的事務、祂的事業,那麼神也會投入關心我們的事。誰不願意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神,讓神來照顧自己呢?這就是天國子民的敬虔之心。當我們不僅知道神是誰,而且實際上努力先求祂的國,我們就會很清楚這在每一天的生活細節中意味著什麼。然後我們就會真心奉獻、禱告、禁食,在我們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就可以不再憂慮。

本文選自《天國生活手冊:登山寶訓》系列合集。

Josh Moody
Josh Moody
約什‧穆迪博士是伊利諾伊州惠頓大學教會的資深牧師,也是God Centered Life福音事工的主席。他著有幾本書,包括How the Bible Can Change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