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教導的起源與存在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信心是什麼?
2020年06月30日
來自外界與內部的假教導
2020年07月02日

假教導的起源與存在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假教師系列的第一章。

遵行主耶穌基督真實的教導,對一個基督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論到教會的目標,大使命(馬太福音28:18-20)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一段經文,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因此,教會一直都很努力地去教導聖經。但努力並不總是一定帶來好的結果。與文化的互動,聖經中難解的經文,以及受罪惡權勢影響的心思,這些因素造成了虛假或錯謬教導的產生與散播。教會和個別的信徒如果在心裡想說:「這不可能發生在這裡的。」那就是犯了嚴重的錯誤。如果我們以為自己不會犯錯,那我們就是置自己於一個非常危險的處境。這就落入了仇敵的圈套。仇敵要我們沉睡,並且無感於牠透過虛假的教導對信徒展開的攻擊。

假教導的真面目

虛假的教導對教會而言是個真實的威脅。假教導並不是只在特定情況下會構成威脅,也並非只會對採取某種管理體制的教會產生威脅,也並不是只在特定區域和特定文化中會具有威脅性。我們必須認清它是個威脅,因為聖經不斷地警告我們說它是個威脅。耶穌警告我們假教師將會來自于信徒的群體之外,試圖隱瞞自己真正的目的(馬太福音7:15-20)。彼得告訴我們說假教師也可能是來自于信徒的群體之中,他們帶來具有破壞性並且有毒的教義(彼得後書2:1)。使徒保羅也不斷地警告他所服事的教會,說如果不把他們當中的假教師給揪出來,那麼將會有災難性的後果發生。(加拉太書1:6-9;哥林多後書11:1-21;提摩太前書6:3-5)。簡單地說,虛假的教導並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教會才會遇到的問題。這種問題是每一個信徒都必須警醒防備、謹慎提防的。

聖經對於假教導的聲明,應當使我們明白說我們並非不受這種威脅影響。當我們覺得我們不會受這種威脅影響、覺得我們站得很穩的時候,我們就要把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警告給牢記於心,當時的哥林多教會也認為自己不會犯下那種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中層出不窮的錯誤,於是保羅說:「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10:12) 如果連這些受使徒教導滋養的教會都會出現教義的偏差,那我們怎麼會覺得自己能夠免疫呢?保羅必須警告加拉太教會要小心有假教導會扭曲那些關於信心的核心教義,也就是人是如何在上帝面前得稱義的。這還是在那些直接受耶穌教導的門徒都還活在世上的時候呢!這樣,我們怎麼能夠覺得自己是不受影響的?

身為一個基督徒,表示說我們相信上帝在聖經中所說的都是真實的,即使周圍的人都不同意。

假教導是怎麼進來的

既然我們都被提醒要防範假教導在我們當中帶來的威脅,那我們該注意什麼呢?我們是不是要預期有人會在主日敬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站起來宣告說:「教會這些年來一直都搞錯了,讓我來告訴你們聖經真正的教導吧!」我們是不是要預期有人會突然大膽地宣佈一些抵觸聖經核心教導的內容,例如「上帝不是真實的」或是「耶穌不是上帝」?如果我們預期這種突然且戲劇性的假教導會進入教會,那我們的謹慎就擺錯地方了。假教導確實有在教會中出現,但通常不是以突然的方式發生的。我們靈魂的仇敵比較喜歡用低調一點的方式,牠會散播懷疑並且扭曲真理,讓假教導能被人接受。畢竟,牠第一次對人類進行的攻擊並不是說:「你怎麼能相信這種事呢?」而是說:「上帝真的是這樣說的嗎?」

還有另一件事我們必須記得,就是假教導並不總是起因於蓄意性地試圖要欺騙基督徒並且引誘他們否定信仰。這樣的手段當然是可能的,因為新約聖經確實有記載說:「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加拉太書2:4)還有:「有些人偷著進來……是不虔誠的,將我們上帝的恩變作放縱情欲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猶大書4) 我們不應該天真地忽略這樣的攻擊。但是假教導的危險經常是經由其他管道而來的。有三個我們要特別小心的管道,那就是追求新奇的教導或教義的欲望,以及對於教會中其他錯誤教導的過度反應,還有想要避開批評的欲望,特別是來自我們周遭世界的批評。

追求新教導的欲望

假教導進入教會的方式當中,最「單純」的方式或許就發生在有人試圖尋找一個創新的方法來理解聖經的時候。聖經是一本古老的書,幾千年來許多牧師、長老和學者都一直在研讀它。你很難想到有哪一個聖經的主題沒有被寫成幾百本的書籍去做探討。在最具爭議性的主題上,例如洗禮或末世論,每一種神學立場差不多都已經被提出來討論了。並不是每一位教師都滿足于用一種清楚且令人信服的方式來敘述歷史上各種不同的解釋,或照著傳統來呈現的聖經真理。對某些人而言,他們總是想要找出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用一種不倚靠任何前人的方式來教導聖經。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達秘,他想要把聖經和當中的預言給整理成一個單一且絕對的系統,於是產生了現在我們稱作「時代論」的東西。他的教導使得人們對教會、聖禮,和某方面而言的原罪都產生了有別於歷史上的理解。

也有另一些人總是想要徹底解決棘手的聖經議題,就是神學家們爭論了好幾個世紀的議題。這使得他們進入未知的領域,傳遞未經檢驗的觀念以及他們對聖經的解讀。耶穌會學者摩裡納以為他找到了一個方式可以化解神學家之間關於自由意志和預定論的古老衝突,他提出一個新的教導叫作「仲介知識」。但是到最後,他的成就只不過是讓人們混淆了上帝的旨意和祂護理的心意而已。有個更現代的例子,就是那些提出「開放神論」這個觀念的人,他們想要保護上帝不至於被指控說要為世上的邪惡負責。結果反而是呈現出一個軟弱的上帝,沒有能力可以照顧好祂的百姓,說到底就是一個任人類行為擺佈的上帝。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假教導可能用這些方式入侵:就是在有人突然起來想要我們接受某個全新且從來沒有聽過的見解;以及我們因為想讓自己留名於世,於是想出一些新的教導。這樣還不如被人認為無趣,但堅持立場,並且「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大書3)。

對錯誤教導的過度反應

假教導入侵教會的第二個方式,就是當教導者過度熱心地試著保護教會免受錯誤所害的時候。我所謂的「過度熱心」,並不是指那種單純為了保護教會免受錯誤所害而盡的心力,而是指某些人以保護教會為名所做的事。聖經最偉大且最寶貴的真理,在好幾個世紀以來都已經被詳盡地解釋與理解了。這些教義,例如三位一體、基督的位格,以及信心與行為之間的關係,都是從人們對聖經整體的了解而發展來的,並且人們在這些教義發展過程中也知道說有一體兩面的錯誤存在,兩種都可能會有人跌入其中。在天路歷程中,約翰班揚描述基督徒走過死蔭幽谷的路程,是走在兩個危險之間:右邊是一道很深的溝,而左邊是危險的沼澤。如果你為了躲避其中一邊的危險而轉得太急,就會掉進另一邊的危險之中。

關於這點,或許歷史上最恰當的例子,就是有關基督位格的假教導進入教會的方式。在試著了解基督如何既是人又是上帝時,涅斯多流和他的跟隨者教導說

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區隔,這基本上是把基督講成了兩個位格,一個是人,一個是上帝。後來教會在第一次以弗所大公會議對這樣的教導提出異議與譴責。但是在過度熱心地試著糾正涅斯多流的錯誤時,猶提克和他的跟隨者教導說,為了避免把基督變成兩個位格,那麼就要了解說基督的神性是蓋過了祂的人性而存在的,但這基本上就是否定基督有真實的人性。所以他們雖然成功避免了一個假教導,卻跌入了另一個錯誤之中。另一個例子就是歷史上各式各樣的假教師試圖要處理三位一體這個教義所可能導致的三神論(他們覺得這個教義看起來就像是說有三個上帝存在)。從三世紀的撒伯流,到宗教改革時期的塞爾維特,一直到現在那些持獨一神格論的神學家,這些試著要「確保」教會教導一神論的嘗試,結果往往都變成了三位一體方面的假教導。

想要避開批評的欲望

假教導入侵教會的第三種方式,就是當教導者極度地想要避免批評的時候,特別是那些來自于周圍文化的批評。人類的本性,特別是我們充滿罪性的自尊心,就會在這個時候發作。人們不喜歡被認為是無知、粗俗、或未受教育的。人們不喜歡因為自己所信的或所說的而被別人瞧不起。但這就是身為基督徒最基本的意義。

作為一個基督徒,就表示我們相信上帝在聖經中所說的話都是真實的,即使我們身邊每個人都不同意。聖經告訴我們說:「上帝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羅馬書3:4) 馬丁路德用他獨特且風趣的方式說:「只要站在上帝這邊,就是多數的一方。」但這常常是說的比做的簡單。教會中的教導者可能會害怕心想說他們必須用一種可以被文化接受的方式來教導,否則他們將會失去對周遭世界的影響力。

這樣的想法,導致他們偏離了聖經中有關基督代贖與犧牲的真理。周遭的文化喊著說這是「宇宙性的虐兒事件」和「刻薄又愛報仇的天父」,這樣的批評導致有些教導者開始反對基督代替性的贖罪。這樣一來,就導致他們必須重新定義罪、悔改和聖潔。一旦線頭開始被拆開,整件布料就開始瓦解了。

這樣的趨勢,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教會中的教導者不敢堅持聖經在創世記一到二章、以賽亞書四十章、歌羅西書一章和其他書卷當中對於創世的教導。這些教導者不願意冒險反對科學界的「共識」,於是他們就否認上帝是萬事萬物的創造者。

尤其危險的是,假教導能夠從文化中入侵教會,因為人們有良善的意圖,他們想要傳福音給失喪的人,所以他們就試著移除任何他們認為是障礙的東西。當然我們不應該刻意去抨擊我們的鄰舍,但是我們也千萬不能害怕去堅持上帝的道,即使這樣的堅持是不受歡迎的。這也表示說我們必須謹慎對待教會中那些不斷試著要適應最新的文化思想的人。

教會懲戒能夠維護基督的榮耀和祂的真理,並且保護上帝的百姓免受錯誤之苦。

假教導是怎樣生根的

我們已經看了假教導在教會中出現的幾個方式了。既然它抵觸聖經的真理以及教會的使命,那麼它怎麼能夠生根並且持續存在?如果我們可以看到假教導是如何散播並且被接受的,我們就更能準備好面對它了。這牽涉到很廣泛的因素,為了保持簡短,我們就講三個:一個是教育方面的,一個是制度方面的,還有一個是與領導有關的。

在教會中最常導致假教導散播的因素之一,就是教會裡的人普遍缺乏聖經知識和分辨能力。當教師把假教導帶進教會裡的時候,學生應該要能糾正教師。這麼說似乎有點違背常理,但聖經正是這樣教導我們的。當保羅在庇哩亞的時候,當地人之所以接受他的教導,並不只是因為他有使徒的權柄,也因為這些人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使徒行傳17:11) 也因此,路加稱讚他們「比較開明」。所有信徒都必須為自己閱讀聖經,並且要用聖經來檢查自己所受的教導。這並不需要極端的懷疑主義,但也確實表示說信徒不應該毫不遲疑地信任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們要這樣信靠聖經才對。當信徒沒有意願或沒有能力去自行考查聖經的時候,麻煩就發生了。這導致信徒都仰賴人的權柄,讓假教導能夠生根並且散播。教會在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應當只是傳遞聖經知識而已,同時也要能夠傳遞對聖經的愛,與想要研讀聖經的渴望。

第二個導致假教導散播的因素則是跟教會制度有關,也就是無法讓那些散播假教導的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經常注意到真正的教會有三個記號:正確地傳講聖經、正確地執行聖禮,以及懲戒的實踐。第三個記號的存在,是要確保前面兩個記號能夠維持。當教會因為假教導的提倡者很受人歡迎、或擁有「很興旺的事工」(受很多人支持或受收到很多金錢贊助),或單純是為了避免教會內的衝突,而對假教導視而不見的時候,就會讓假教導得以散播,並且成為日後分裂與衝突的根源。教會懲戒的存在是為了維護基督的榮耀和祂的真理,並且保護上帝的百姓免受錯誤之苦。

還有第三個因素會造成假教導在教會中生根發展,那就是與領導有關的因素。即使上帝的百姓都很熱中熱衷於考查聖經,教會也準備好要執行懲戒了,假教導依然能夠因為教會領袖疏于準備並且沒受過良好的訓練而四處孳生。我們在培訓牧師和長老進入事奉崗位時所設的標準愈低,他們就愈是無法辨認出假教導。牧師和長老若在歷史的神學方面沒受過訓練,就無法辨認出那些披上現代服裝、卻來自古代的假教導。那些沒有好好地受過聖經訓練的人,他們不熟悉聖經的用詞和健全的聖經解釋原則,所以可能會受一些新奇並且看似能解開問題或矛盾的教導所害。要戰勝假教導,教會需要既有意願又有能力去對抗假教導的牧師、長老和教師(提多書2:8、彼得前書2:15)。

面對假教導,我們能做些什麼

假教導對耶穌基督的教會而言是危險的,假教導能夠從四面八方而來,若不加以正視,它就會四處孳生。那麼知道假教導的起源和存在,又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對抗它?簡單地說,這樣的認知幫助我們不至於在假教導和隨之而來的危險面前沾沾自喜。意識到假教導的起源,能幫助我們保持警惕。以及,或許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謹慎提防假教導,我們就會更加勤奮地研讀我們的聖經,以便能夠預備好為主所賜給我們、又藉著聖靈的工作印在我們心上的真理而站立。

本文最初發表於《桌邊談》雜誌。
Fred Greco
Fred Greco
(弗萊德‧葛雷科)弗萊德‧葛雷科牧師是德州開提基督教會(美洲長老會)的資深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