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書信中的恩典 - 林格尼爾福音事工
明白聖經
2023年01月14日
彼得書信和猶大書中的盼望
2023年01月20日
明白聖經
2023年01月14日
彼得書信和猶大書中的盼望
2023年01月20日

保羅書信中的恩典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新約書信系列的第三篇。

保羅書信的核心在於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榮耀。從根本上說,保羅所宣揚的福音是關於上帝的兒子主耶穌基督的(羅一2-4)。對保羅來說,福音是至關重要的(林前十五3)。既然福音是關於基督的,那就說明基督是首要核心。保羅總結了福音的信息:基督按照舊約的預言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復活了(林前十五3-4)。保羅的福音宣告耶穌是主(羅十9),強調罪人必須相信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並且復活了才能得救(四25)。

因為福音是保羅書信的核心,所以書信從多個角度描述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任何一個術語或比喻都描述不盡上帝在基督裡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豐盛的作為。因此,保羅將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工作描述為:公義、救恩、和好、得兒子的名份、救贖、挽回祭、勝過罪惡的力量、成聖、重生和揀選,以及其他主題。這些詞彙每一個都值得深入研究,因為它們為我們得救的故事增添了色彩。它們不是抽象的神學詞彙。因為神聖的法官已經宣判我們是義人,已經將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使我們成為上帝的朋友,進入祂的家中,得以脫離罪惡的力量,看見基督的死平息了上帝的憤怒;我們已戰勝撒旦和群魔,被置於聖潔的領域;我們已經重生了,並且在世界成形以前就蒙上帝揀選。貫穿眾多救恩詞彙的是這樣一個真理:救恩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信徒得救的基礎非因順服或美德;救恩是上帝賜給那些相信基督的人的禮物(弗二8-9)。

為什麼我們需要被拯救

因為救恩的奇迹已經賜給了信徒,因此保羅書信都浸透著一種讚美和感恩的氛圍。信徒們深深意識到,他們所喜悅的一切都已經賜給了他們(林前四7)。信徒讚美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深深知道,他們的罪使他們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從根本上說,罪是拒絕感謝神、不將榮耀歸給神(羅一21)。未重生的人不願將生命獻給上帝,不敬拜創造主,反而敬拜和效忠於受造物(羅一25)。他們並沒有以上帝為中心,而是以自我為中心,因此他們背棄了上帝,不將生命的主宰權交給祂。換句話說,罪的特徵就是偶像崇拜。

罪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罪具體地表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羅一24-32)。人類生命的特點是私通、姦淫、嫉妒、憤怒、謀殺、爭鬥、糾紛、欺騙、撒謊、偷竊、傲慢、驕傲、貪婪和不順從父母。換句話說,人沒有遵循上帝的律法:「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三23)。上帝要求的是完全的順服,但沒有人能守全上帝律法中的命令(加三10;五3)。按著律法的標準,也就是靠著守律法的行為,沒有人能在上帝面前稱義(羅三20)。律法不能拯救人,因為律法顯明了人的罪。顯而易見的是,儘管人都是罪人(羅三28、四1-5、十1-8;腓三2-9;加六12-13;弗二8-9),人卻很容易因為自己順服律法而自誇。這種傾向顯明了我們人是多麼自欺和傲慢。只有信仰才能救人,使上帝得著榮耀,因為信心使人認識到,力量和能力只能從上帝而來(羅四20-21)。「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十四23),因為一個人不相信上帝就表明他依賴的是肉體和人的潛能,這樣榮耀就歸到了人的身上,而不是歸於上帝。

以弗所書二章1-3節闡明了人的罪性。在得救以前,人是在世界、在肉體和魔鬼的權勢之下。我們可以說,罪是社會性的、心理性的,也是靈性的。以社會性的角度來說,世界的壓力和影響力召喚人去犯罪;就心理性而言,不信者心中的慾望是屬肉體的、是自私的;就靈性而言,不信者活在魔鬼和群魔的統治之下(羅六10-19)。因此,當我們知道罪人是被罪所奴役的時候,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羅六6)。他們沒有能力服從上帝,也無法遵守祂的律法(羅八7-8)。人類的屬靈景況不僅是病態的或軟弱的,而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人類是以亞當兒女的身分進入世界的,然而由於亞當的一項罪行,我們進入這個世界時靈性已經死亡,並且在上帝面前就被定罪了(羅五12-19)。人類的生活從根本上說來就不是個人性。所有人都是亞當的後代,而亞當是我們的盟約之首,因此當我們出生時,我們在上帝面前就是有罪的、沒有生命的。

基督和聖靈的位格

保羅所說關於罪的內容,使得基督為屬祂的人所成就的救恩的奇蹟和榮耀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心裡。令人驚嘆的救贖大工必然出於令人驚嘆之人,保羅就此展開說明,為他的讀者顯明了耶穌基督的身分。祂是大衛的兒子,是舊約中應許的那位彌賽亞(羅一3;提後二8),祂實現了上帝對大衛王朝的應許(撒下七;詩89、132)。祂是第二亞當,勝過了第一位亞當的罪,以祂的公義遮蓋祂的子民(羅五12-19;林前十五21-22)。祂是崇高的主;祂在為子民受死、得到了榮耀並被高舉(腓二6-11)。祂是上帝的兒子,與上帝的本質相同(羅一3-4),因此與上帝本身有相同的身分(羅九5;多二13)。耶穌基督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西一15),是萬物的創造主(西一16;林前八6)。上帝所有的豐盛都在耶穌身上(西一1;二9),因此祂「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

因此,從根本上說,基督徒的生活是以上帝和基督為中心的。信徒無論做什麼,或吃或喝都是為了榮耀上帝(林前十31)。另一種表達這個真理的方式是,信徒所做的一切都是「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神」(西三17)。信徒如何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生活?根據保羅的說法,信徒必須靠聖靈的力量生活。信徒必須被聖靈充滿,才能喜樂地過著合乎上帝旨意的生活(弗五18)。當信徒走在聖靈之道中,順服聖靈,與聖靈步調一致,並「順著聖靈撒種」時,他們就能勝過肉體的慾望(加五16、18、25;六8)。主的聖靈帶來了自由(林後三17),那些在聖靈中行走的人就會遵從主的旨意(羅八4)。因此,從根本上說,保羅的神學是三位一體的:偉大的救贖是父、子和聖靈的工作。

教會

信徒不是單獨以個體為單位得救的。上帝總是為了自己的榮耀而拯救一族的百姓,這一族就是耶穌基督的教會。保羅強調,教會能為上帝帶來榮耀(弗二7;三10)。保羅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林前十二27)和神的殿(林前三16)。對保羅來說,教會的合一特別重要。因此,他勸勉信徒們在聚會時要互相造就(弗四11-16;林前十二-十四)。聖靈將恩賜賜給信徒,並非是要叫他們宣揚自己的靈性或恩賜,乃為要使他們建造和堅立其他信徒。強壯的或軟弱的信徒都當思考如何愛人,避免過滿足自己慾望和願望的生活(林前八-十;羅十四-十五)。

末世論

保羅神學的一個核心特徵是末世論(eschatology)。末世論絕不僅僅局限於「末後的事」。根據保羅的說法,末後的日子是從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開始算的。末世已經開啟了,卻尚未在耶穌基督裡完全。因此,信徒們生活在已然和未然之間。他們已經得救,但直到最後救恩才會完全(羅五9);他們現在已經得救,但直到最後才會有最終的救贖,即身體復活(羅八23;弗一7)因為信徒的身體現今仍是必朽壞的,因此「完美」尚不屬於信徒,我們仍要等候最後的成聖(腓三12-16;帖前五23-24)。然而,信徒們對未來的救贖一定要有盼望。那時,耶穌將再次降臨,那些信靠祂的人將從死裡復活(帖前四13-18)。最後的敵人——死亡將被征服(林前十五26),那些不相信基督的人將面臨永恆的審判(帖後一5-10),而那些相信祂的人將經歷永不止息的喜樂。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

Thomas R. Schreiner
Thomas R. Schreiner
托馬斯·施萊納博士(Thomas R. Schreiner )是詹姆斯·布坎南·哈里森教授(James Buchanan Harrison)新約詮釋學教授、聖經神學教授,也是位於基輔路易斯維爾的南方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副院長。他撰寫了包括《靈性的禮物》()在內的許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