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对方
2021年03月11日想想大众
2021年03月18日想想上帝的荣耀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争论系列的第五章。
约翰牛顿(1725-1807)在今天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伟大的赞美诗,包括《奇异恩典》和《荣耀锡安》(Glorious Things of Thee Are Spoken)。但在他那个时代,他更受人重视的作品可能是他的书信。有人称他为 “ 写信的灵魂指挥家(the great director of souls through the post)” 。这就是他书信的价值;他出版了好几卷的书信,包括他写给妻子的一封信;有一位评论家──他的朋友理查德塞西尔(Richard Cecil)── 给这封信写了评论,说妻子们读到这样的情书肯定会欣喜若狂,并说:“ 我们 ‘ 丈夫 ’ 可能会因为从未给妻子写过这样华丽的信而少了几分尊严。”
在约翰牛顿的几封信件中,他对 “ 争论 ” 这个主题发表了评论。他对它深恶痛绝。(如果对这种事很有兴趣,那岂不是一件令人不快乐的事吗?)他也觉得自己不太擅长争论。他说:“ 这不仅是我不喜欢做的,也实在是我没有能力去做的。” 虽然对争论缺乏经验,但他还是能够针对这件事给予圣经的劝告。约翰牛顿不断地试着去给人这方面的建议。(在关于奴隶贩卖的公开争论中,他不是有鼓励过威伯福斯吗?)。在那个年代里,只有一小群圣公会牧师是福音派人士;当时的他特别意识到加尔文主义者身为少数人,可能会过于频繁地感到必须参与争论的压力。
肯定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要参与争论,那么我们的观点必须要以上帝的荣耀作为主导的议题。他写道:“ 如果我们以错误的心态行事,就难以将荣耀归给上帝。”《西敏小要理问答》的第一问和其他问都同样与此相关:在争论之中,我该如何说话、写作或行动,才能够使上帝得到最大的荣耀?
这是原则。但它需要被具体化。约翰牛顿意识到,有时我们自称是 “ 为了上帝的荣耀 ” 而参与争论,却看不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动机正在冲击着我们的言行、正在透过我们的举止而表露无遗。“ 为了上帝的荣耀 ” 这个标语必须真实地改变基督徒对争议的响应方式。
“ 为了上帝的荣耀 ” 并不表示我们必须要对每一个争论都做出一个整体的回应。每个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该把珍珠丢在猪面前。
这里有三个争议的例子。在第一个例子中,沉默才是荣耀上帝的适当反应;在第二个例子中,必须要对抗;在第三个例子中,必须要忍耐。同样是面对争论,为什么要有如此不同的反应方式呢?
保持沉默
《以赛亚书》36 章生动地描述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如何攻击犹大。拉伯沙基(亚述军官)试图挑起争论。希西家意识到拉伯沙基是在 “ 辱骂永生的上帝 ”(赛 37:17)。城中领袖们听从了王的吩咐,于是 “ 百姓静默不言,并不回答一句(36:21)。”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上帝表明了他们的静默是对的。主的天使击杀了 18 万 5 千名亚述人。西拿基立撤退了。
如果为了捍卫主而进行言语上的争论,岂不是更勇敢、更 “ 忠心 ” 吗?为什么要保持沉默呢?原因有三:
- 争吵的话语,并无法在此辩护主的荣耀。在这种时候,我们要仰望主来维护祂自己的荣耀,而不是把荣耀给别人。
- 我们为主的荣耀辩护时,最佳的方式是先向主提到那些不信的人,而不是先对那些不信的人提到主。所以希西家祷告说:“ 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37:20)。” 唉,并非所有勇猛的争论者都是勇敢的代祷者。
- 若不保持沉默,我们可能就会羞辱主的荣耀,正如约翰牛顿所暗示的那样。我们无法藉由侮辱别人来撤销那人对上帝的侮辱。
直指错误
在早期的教会里,曾发生过一件没那么公开、但同样令人惊讶的事。
想象一下当时的热烈气氛:西门彼得与外邦人同桌共餐。然后,有几个人从雅各那里到来了(加 2:12)。于是彼得和其他犹太基督徒、甚至包含巴拿巴就都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11-14 节)。保罗如何回应这件事呢?他 “ 当面反对彼得(11 节)” 。
保罗肯定是对的。但为什么这是一个荣耀上帝的回应?为什么正确的做法并不是为了尊重彼得和巴拿巴、为了避免尴尬和分裂的可能而保持沉默?
- 事件的主角都在场,而且信的是同一个福音。保罗并没有先藏在心里,然后在背地里讲彼得坏话。保罗做了艰难的事情。他亲自直接对彼得讲。这荣耀了上帝,因为它遵循了圣经的模式(太 18:15;雅 4:17)。
- 这件事涉及到福音的核心(正如保罗在加 2:15-21中指出的)。
- 这件事涉及到 “ 受按立的 ” 牧师,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个人。彼得和巴拿巴的偏离会导致其他人的偏离,也会给整个教会带来灾难性的混乱。为了顾及上帝在教会中的荣耀,这种事情需要直接的对话。
耐心地回应
几年后,保罗遇到了一个乍看之下非常相似的情况。在罗马教会中,关于饮食和节期的争论一直都存在。有些人遵守特殊的日子,不吃某些食物。这大概是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争论(在犹太人和犹太基督徒被驱逐出罗马后,外邦信徒在教会中占了多数,见徒 18:1-2)。保罗在意的是上帝的荣耀。在这场争论中,两方如何能够 “ 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罗 15:6)” ?
- 引人注目的是,所谓 “ 坚固的人 ” ,也就是在争论中 “ 站在正确的一方 ” 的人(14:14),应当避免去坚持要求别人采纳他们的 “ 正确 ” 立场和做法。当 “ 坚固的人 ” 接纳 “ 软弱的人 ” 时,才最能显出上帝的荣耀,因为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所做的:“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5:6)。”
- 主内伙伴是基督的仆人,不是我们的仆人。贬低或轻视软弱的人,就是轻视荣耀的主。记得《马太福音》25:40吗?
- 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坚持行使自己(吃肉、忽略节期等等)的 “ 自由 ” ,就会损害这种自由本身。这意味着我们是被内心的 “ 需要 ” 所驱动的,而不是爱所驱动的。我们关注的是自我的荣耀,而不是上帝的荣耀。既然 “ 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罗 15:3)” ,那么我们应该求自己的喜悦吗?
这些例子绝不是全面的。但它们说明了约翰牛顿的观点。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寻求上帝的荣耀,并保守自己的心。基督徒总是需要这明智的忠告。
本文原刊于《桌边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