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誡和真理之神
2022年01月06日認識真理
2022年01月08日只講真理的耶穌
編者註:這是《桌邊談》雜誌:真理系列的三篇。
比較流行的有關耶穌的故事都讓我們相信耶穌從不面質別人,從不使人難堪,也不評論別人的生活方式。耶穌愛世人,許多人認為這就意味著祂會接受人本來的樣子,他們覺得耶穌是倡導多樣性的大師,祂來是為了要建立一個兼容並蓄的社群,各式各樣的人在其中都會被接納被擁抱,無論人們的傾向或癖好是什麼,他們都不會被排擠。
耶穌確實建立了一個沒有世俗化分類的社會,一個不互相敵對的教會。祂是這個新人類群體的首領,為要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弗二15—17)。這是否意味著耶穌要消弭宗教和道德分類之間的差異?愛,是否意味著無視真理的包容和接納?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水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非常渴慕得到耶穌提供的活水。然而,當那婦人跟耶穌要「水」的時候,耶穌卻提起了關於她丈夫的令人尷尬的話題,她有五個丈夫,還不包括當時和她同居的那個(約四15-18)。哇,多麼令人尷尬的時刻,有的人認為耶穌在處理這個處境的時候不夠細緻。然而,這婦人能不能受益於耶穌的救贖工作,能不能成為耶穌的門徒,並像我們說的那樣「進入教會」,都取決於她有沒有放棄她當下的生活方式。面質這婦人的道德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耶穌將真理看得比便利更重要。
耶穌將真理看得比便利更重要。
耶穌在一群憤怒偽善的人群中赦免了一個女人,那女人是在行淫時被抓住的。耶穌沒有譴責她,而是對她說:「去吧,從今往後,不要再犯罪了」(約八11)耶穌指出她婚外戀的越軌行為是一種罪,並且叫她停止犯罪。耶穌沒有為她選擇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找理由,也並不認為這種生活方式為多樣性做出了貢獻。而是含蓄地警告那女人,如果繼續行在這條不歸路上,那麼最終她的靈魂會被毀滅。因為,如果要得救,她就必須悔改。真理比她的感受更重要。
年輕富有的少年官希望可以確認他能夠得到永生。他是一個「好人」,據他自己聲稱,他已經遵行了所有的律法要求。經文明確地說,耶穌看著他,「就愛他」。耶穌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可十21)這是段嚴厲的話,這是個前所未有的要求,耶穌表明如果這少年官要得救,那麼他心中的偶像就一定要曝光。這樣做會傷害人的感情嗎?會的。這少年官有沒有很「憂愁」?有。耶穌的要求是否將他排除在得救的門外了?是的,因為他憂憂愁愁地「走了」(22節)。耶穌有沒有柔和一點?不但沒有,耶穌還加碼重擊。耶穌形象生動地比喻說富有的人要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這件事在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神才有可能(23-26節)。真理比不冒犯人更重要。
以上的三個例子表明,耶穌沒有將大量的時間花在為敏感的靈魂打造舒適的環境這件事上。耶穌會面質人的罪。當其中一位律法師抱怨耶穌羞辱了他們法利賽人的時候,耶穌卻再次加碼說:「你們律法師有禍了!」(路十一45-52)有太多東西會危及真理、軟化真理的硬度了。每當有人指責耶穌的教導太「硬」了的時候,耶穌從來不認為祂這樣做是錯的,祂會問:「這話使你們動搖嗎?」(約六61)對於那些不信的人,祂言之鑿鑿地說:「如果不是父所賜的,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65節)這不是說耶穌對別人的軟弱不敏感或者不在意,恰恰相反,祂看見那些困惑和不受教的群眾,「因為他們困苦無依,像沒有牧人的羊一樣」(太九36),就憐憫他們,教導他們許多事,醫治各種疾病、餵飽飢餓的人(太十五32-39,可八2-10)。約翰也告訴我們,在拉撒路的墳墓前,耶穌「心裡悲嘆,又甚憂愁,就哭了」(約十一33、35、38)。
儘管耶穌充滿憐憫,但對祂來說,真理永遠是第一位的。耶穌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但是當祂和別人相處時,祂表現出來的都是只有知道真理的人所做出的言行舉止,祂知道唯獨福音才可以拯救人。祂教導人說:「真理使你得自由。」(約八32)耶穌的使命是「為真理作見證」(約十八37)。新約中有六十六次,將「這個特定的福音」寫作「真理」,唯一僅有的真理。無論這真理給人多麼不舒服的感受,無論這真理對不信的人來說有多冒犯,無論這真理出現的時機看起來有多不合時宜,耶穌總是都傳講這福音的真理,所以我們也當如此。
本文原刊於《桌邊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