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 Deo Gloria:榮耀唯獨歸給上帝
2020年09月17日TULIP和改革宗神學:簡介
2020年09月17日靈性低潮:心靈的黑夜
心靈的黑夜,這個現象描述的是一種病症;就連許多最偉大的基督徒也都會時不時受這種病症所苦。這個病症使大衛哭泣的眼淚浸透了他的枕頭。這個病症使耶利米得到「哭泣的先知」這個稱呼。這個病症也困擾著馬丁路德,他的憂鬱威脅著要摧毀他。這不是一般常見的意志消沉,而是與信心危機有關的一種低潮,這種危機常發生在一個人覺得上帝似乎不存在的時候,或是覺得自己被上帝離棄的時候。
靈性低潮是真實會發生的事,而且也可能變得很嚴重。我們會問:一個有信心的人怎麼會遇到這種靈性低潮呢?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低潮,都不會改變這件事的真實性。我們的信心並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行動,而是會搖擺波動的。我們的信心是會成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懷疑的時刻,在這時我們不禁會喊說:「主啊,我信,但是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我們也可能會認為心靈的黑夜與聖靈的果子是完全不相容的,不只是與信實不相容,也與喜樂不相容。聖靈用難以言喻的喜樂充滿了我們的心,我們怎麼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黑暗呢?我們必須區分屬靈的喜樂,以及世俗的快樂。基督徒的思緒即使正受靈性低潮所苦,也依然能夠有喜樂藏在心中。我們的喜樂支撐著我們度過這些黑夜;這樣的喜樂並不被靈性的低潮澆熄。基督徒的喜樂能夠在生命裡所有的低潮中持續不止息。
保羅在寫哥林多後書的時候,告訴讀者向上帝的百姓傳講與表明福音的重要性。但是在這當中,他提醒教會說上帝賜給我們的寶貝並不是放在金器或銀器裡的,而是放在保羅所謂的「瓦器」當中。因此,他說:「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緊接著這個提醒之後,保羅接著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後四7-10)
這段信息指出了靈性的低潮是有限的。這樣的低潮或許使我們銘刻在心,但並不是永久的,也不是致命的。請注意,使徒保羅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我們的處境,他說我們「四面受敵、心裡作難、遭逼迫、被打倒」。這些描述鮮明地呈現出基督徒所必須承受的衝突;而保羅在描述這些狀況的同時,也提到
這些狀況的限度。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所以,我們雖然必須承受壓力,這壓力也確實沉重,但卻不會真的壓碎我們。我們雖然會感到困惑、心裡作難,但是這樣的困惑並不會使我們落入完全且十足的絕望。即使是在逼迫當中(無論這個逼迫有多嚴重),我們也不是被丟棄的。我們也可能面臨耶利米所說的那種被事情壓垮、被人打倒的處境,但是我們依然有喜樂的能力。想想看先知哈巴谷,他的處境雖然悲慘,但仍有信心,相信即使他面對挫折,上帝依然會使他的腳快如母路的蹄,使他能夠行在高處。
使徒保羅在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勸他們要「一無掛慮」,並告訴他們焦慮的解藥就是禱告,因為上帝所賜的平安可以使我們的心靈安穩並驅走焦慮。而且,我們雖然會焦慮、緊張和擔憂,但是最終我們並不會陷入終極的絕望。
在其他提到情緒狀況的經文中,也有提到這種信心和靈性低潮的共存現象。聖經告訴我們,信徒承受悲傷是非常正常的,這沒有不對。我們的主自己也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雖然我們可能會經歷到深達內心的憂傷,但我們千萬不能心懷苦毒。憂傷是正當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是一種美德,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讓苦毒在我們心中滋長。同樣地,傳道書也告訴我們說往遭喪的家去是好的,但即使是在哀傷當中,我們也不能讓這樣的情緒變成憎恨。有信心,並不保證從此不會再有靈性的低潮;不過,心靈的黑夜一定會被上帝同在的耀眼明光取代。